第1210章 动手了!

顾宁就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本事。

没有精力经营这种干亲关系,更没有能力处理这些家庭矛盾。

就更别说牵扯到自己的矛盾了。

李学武扭头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道:“为什么我觉得你的眼睛里有小星星呢?”

“没有月亮啊?”

顾宁好笑地瞅了他一眼,说道:“郑晓燕好像很在意你的态度。”

“这才是她耍脾气的主要原因。”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在津门遇到她,我也是挺意外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没搭理她,是因为在工作场合,她的身份跟我对不上话。”

“她是……?”

顾宁在医院听了好一会,这会连郑晓燕的情况都还不知道呢。

“应该是科员级吧,或者在办公室工作,我也不太清楚。”

李学武解释道:“总归不是领导,当时的场合,我要是跟她打招呼,不合适的是她才对。”

“为什么?”

顾宁愣了愣,见李学武没回答她,知道是在让自己思考。

想了有一会儿,这才尝试着问道:“是会被她的领导所在意?”

“你也是很聪明的嘛!”

李学武转头拉住了她的手晃了晃,给了她一个大大的鼓励。

顾宁心里很高兴,但脸上却有着稍显害羞的在意。

“什么场合做什么事,她是有些拎不清的。”

李学武讲道:“而且我也不想搭理她,比较讨厌她的性格。”

“在干爹干妈面前我给她面子,私下里我认识她是谁?”

“嗯——”

顾宁对亲情看得本来就淡,更何况是这种干亲关系呢。

要不是李学武在意干爹干妈,她要认识两人也是不可能的。

“说她拎不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李学武分析道:“在家的时候没有把我当亲朋,而是在意我的职务,在工作的时候没有在意我的职务,却要强调我六亲不认。”

“所以她是自寻烦恼。”

——

“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怀德瞧见他进屋,眉毛一挑,给栗海洋示意了一下。

栗海洋十分聪明地快速泡了热茶端给李学武,然后便出门去了。

不用想,门口站岗放哨呗。

“情况还不错,”李学武坐到了李怀德的对面,笑着说道:“回来的时候带了两坛子好酒,给您存招待所了。”

“呵呵——”

李怀德轻笑着点点头,并未在意他话里的酒。

这只是谈话中的插曲,目的是为了侧面表明这一次调研工作的情况。

都闲扯淡到酒了,就说明情况是真的好,比他想象中的要好一些。

至于说酒嘛——

李学武既然说是好酒,那就一定是好酒,这个他喝得出来。

“津门那边情况要好一些,局面已经打开了。”

李学武摊开笔记本介绍道:“电子工业签了几个意向单子,主要还是零部件供应采购方向的。”

“当前电子生产还没有发力,形成规模和战斗力。”

他特别强调道:“而且咱们的电子电器产品还是以外销为主。”

“嗯嗯,我理解,”李怀德点头说道:“内销市场供给份额少,渠道占有率不足,并不会像汽车那样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对吧。”

“是这样的,这是两种布局,销售目的和意图也是不同的。”

李学武点点头,讲道:“主攻外贸市场,加速技术迭代和更新,努力追赶国际市场先进技术水平。”

“而且,国内的电子电器市场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购买力不足。”

他看了一眼手里的数据解释道:“以目前供给内销市场的电器份额,明后年才能形成一定的影响。”

“这个不要急——”

老李很认真地按了按手掌,看着李学武讲道:“电器和汽车不同。”

“我明白您的意思,这不是戦略必需品,”李学武点点头,继续讲道:“贸易管理中心和电子工业那边都是同一个意见,主要做外贸。”

“现在还是以建立红星电子单独的供应链渠道为主,努力扩大外贸市场。”

说到这里,李学武抬起头,看着李怀德讲道:“贸易管理中心会抓住这一次商贸旅行团的契机,加大电子工业外销的渠道拓展。”

“嗯,没问题,路子是对的。”

李怀德点点头,说道:“贸易管理这一块,你是经贸办副组长。”

他特意点了点李学武,强调道:“工作一定要抓起来,协调好各方力量,确保商业贸易沉稳落地。”

“明白——”

李学武认真地回答道:“下来我跟景副主任沟通一下具体的计划。”

“嗯嗯,多沟通嘛——”

李怀德看着他说道:“没有什么事是互相沟通解决不了的,对吧?”

“您说的是——”

李学武理解,老李点自己呢,让自己别跟景玉农较劲。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沟通多了,怕景副主任泛滥成灾。

“营城船舶那边比较稳定,徐主任大刀阔斧地正在积极推动机关人事变革,力度执行的很大。”

“嗯,这件事我知道了。”

李怀德拉开抽屉,掏出一摞子信件摆在了李学武的面前。

他示意了一下,讲道:“都是举报徐斯年的,你拿回去吧。”

“领导,这……”

李学武迟疑了一下,既然信件都已经到了李怀德这里了,他再拿回去,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的。

至于说谁不舒服,举报的人不舒服,举报人背后之人也不舒服。

不过老李却没在意这个,摆了摆手,讲道:“做事哪有不招雷的。”

“按组织程序,这些信件也应该交给你来处理,拿走吧。”

李怀德这么说,就已经明确了对徐斯年做事的态度。

当然,也包括举报信上的内容。

是子虚乌有也好,是有真凭实据也罢,在他这里是不愿意看的。

因为徐斯年正在做的事是机关管委要求他做的,谁拦着徐斯年,就是在与管委做对。

真调查徐斯年,真换了一个人上去,那机关的变革还做不做?

机关里谁不知道李学武跟徐斯年的关系,所以这些信才没有邮寄保卫组。

现在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保卫组的手里,相信那些人已经收到答案了。

有的时候,机关里的工作并不需要等到出了结果才算是结果。

就像岗位公开竞聘,你不会天真地认为竞聘上岗的都是走流程上去的吧?

别闹了,岗位还没有呢,人就已经先定下来了。

就算你抢到了手,你也干不长。

李学武心里想着这件事,嘴里则是将参加营城造船厂开始铺设第一艘万吨级货船龙骨的仪式汇报给了李怀德。

主要还讲了这艘货船的设计和建造情况,以及后续的技术科研等问题。

万吨级货船,此前营城船舶有制造的能力,但没有相关的技术。

也就是说,船坞有,机械有,但没有技术。

技术的一部分是从江南造船厂学来的,还请了不少技术工人过来。

技术的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圣塔雅集团,其提供了不少先进的造船设备、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力量。

还是较为传统的散货货船,万吨级在国际航运市场上并不算新鲜了。

只是红星厂给营城船舶以及船舶设计研究所提出的要求是集装箱货船。

也就是说,这边给圣塔雅集团建造着散货万吨级货船,研究所在跟进过程中,还要积累经验,研究设计集装箱货船。

现在世界航运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集装箱货船,津门港码头上就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