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船舶公司与红星厂的合作还是以长期稳定为核心。
这跟吉利星船舶的贸易地在港城有一定的关系,对方更为自信。
反观法国佬,每投资一笔,就要看到即时的回报。
就算是无偿援助的工程和技术团队,也要时刻收集反馈建设情况。
在钢城工业区,法国人需要工程机械、钢结构、机械类和特种车辆等等。
红星厂已经把部分订单做成了联合贸易,转给了津门贸易管理平台。
也就是说,一些机械和零部件、钢结构工件、特种车辆等等,红星厂会从国内工厂招标收购,再转卖给圣塔雅集团。
当然了,标准是红星厂来定,生产工艺和质量也是早就形成了文件的。
尤其是特种车辆,红星厂贸易管理中心是将订单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捆绑在一起了的。
只有贸易管理中心的会员单位才能接到这些订单。
吃了外贸吃内贸,吃完内贸坑外贸。
都说李副主任最会坑外国人,这个传言算是被做实了。
李学武前脚去营城视察,主要是盯一盯万吨级巨轮的制造准备工作。
能提前拿出船舶做砝码,他也好催促圣塔雅集团尽快履行合约。
因为炼钢厂整体正在进行工业设备和技术的迭代更新。
他已经跟法国人谈好了,要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轧钢冶炼技术。
分批分段,技术和设备来了,这边的工程就要配合好,尽快实现生产和量产。
这次来钢城,第一站便是来炼钢厂视察,目的也是看一看这里的施工进度。
较为满意的是,钢城工业区整体形势稳定,并没有那么多不稳定因素。
且吃一堑长一智的董文学已经在这里耕耘两年了,早就杀下了狠心。
早前杨宗芳这样的还敢跳起来咬人,现在你再看他,只会夹着尾巴做人。
反观董文学,性情愈加沉稳和气,谈笑间气度自然,没有诸多戾气,但足够让人尊重。
——
三位领导在前面走,两个班子成员,几个随行调研人员和秘书跟在后面走。
李雪用胳膊肘挡了彭晓力一下,两人脚步稍慢,落在了后面。
“干啥呀?咋地了?”
“小点声——”
李雪瞪了彭晓力一眼,轻声问道:“早晨我二哥……李副主任让你找我去了?”
“没有,是景副主任。”
彭晓力见她问起这个,心想原来是介意早会那会的事。
他主动解释道:“李副主任叫我过去开会,见你没在,领导便让我去找你。”
“怎么了?”
“没事——”
李雪扯了一个尴尬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没赶上早会,随便问问。”
她能怎么问,难道要问你进我二哥房间的时候,景副主任在不在?
再怎么说,那也是她二哥,另一个是她领导,彭晓力才是外人。
真要是这么问了,彭晓力敢不敢说是一回事,一定是要胡思乱想的。
想起二哥早晨的坦荡,以及说给自己的那些话,李雪也是含糊了。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怪二哥了?
“其实没啥,就是谈了谈今天要看啥,让我提前准备一些材料,做好行程安排。”
彭晓力不知道她心里想的,还以为她怕挨领导骂,在这担惊受怕呢。
所以自顾自地开导起了李雪,讲了早会的事,又主动问李雪要不要那些材料,他多拿了一份。
“谢谢你啊——”
李雪扯了扯嘴角,努力露出个笑容道了谢。
这小子罗里吧嗦地说了一大堆,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你倒是说说你去房间的时候景副主任在不在啊!
“你还跟我客气啥——”
彭晓力走的近了一些,小声问道:“你陪着景副主任转了大半个中国,又在奉城待了那么长时间,很辛苦吧?”
“还行吧,第一次出远门。”
李雪瞥了他一眼,脚下往旁边多走了一步,悄悄拉开了距离。
普通同事关系,别走的太近,不好。
明显的,彭晓力说话的语气一顿,是感觉出了李雪的敏感。
这可真是……
现在厂机关里是个人都知道李雪的身份背景了,小年轻的有几个不想追她?
长相、性格、文化程度这些都不用提,只是李学武的关系,那妥妥的少奋斗十年啊。
厂领导家的孩子就是不在跟前,否则早就被盯上了。
当然了,也有舍不得自己的原因。
听说熊本成的闺女长得就够磕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
老熊倒是在厂里物色了几个年轻人,可只要一安排相亲,那些年轻人就逃跑。
只能说这年月的年轻人还是纯洁的多。
走在后面的两人好一会没说话,气氛愈加的尴尬。
彭晓力想要找个话题聊一聊,毕竟像这样的机会不常见。
但他心里现在都是乱的,一时都忘了要聊啥了。
而李雪还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误会二哥了,这会儿也沉默着不说话。
直到炼钢厂看完了,转站下一处工厂了,两人这才跟了上去。
只是目光触碰间,多了几分尴尬。
——
从上午八点半开始转,中午简单吃了个工作餐,又继续转到了下午三点半。
炼钢厂、五金厂、电子厂、摩托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客车制造厂、特种车辆制造厂等等。
其中还包括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飞机制造厂、轧钢厂、化工厂、发电厂等等。
在电子厂,景玉农和李学武一行人详细地了解了多种电器的技术和生产情况。
参观了多条电器生产流水线,对电器零部件仓库储存和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行人走走停停,绝非走马观,只看一景。
无论是李学武还是景玉农,对红星厂目前的重点项目都是特别关心的。
在技术层面上可能有所欠缺,但在产品和管理方面,两人都能问的明白,说的清楚。
这倒是给现场的管理负责人很大压力,很怕回答的不好,领导会看出来。
李学武在钢城,在董文学这里当然不会装假,更不会故弄玄虚。
现场看到的问题现场就提出来了,而且不是跟现场管理说,而是直接跟董文学说。
他不纠结问题,而是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
基层的一切问题都能从管理层找到答案,松了紧了都不行。
景玉农与董文学平级,两人各自管理的摊子都很大,很重要。
不过一个在机关,一个在地方,互相之间倒是很好说话。
唯独李学武,跟董文学没客气,对专业厂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建设提了很多意见。
相比之下,钢城工业的负责人对李学武的意见和态度更为重视。
传言就不用说了,只看李学武和董文学之间的关系,他们也不得不重视。
况且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李学武也没有针对那个人,他只是说在座的都是垃圾。
这个真是没办法,尤其是基层管理者。
越是基层管理者,眼界和认知受限越严重,往往他们一说问题,李学武已经很明白了。
对于他们来说是问题,但在李学武这里,随便都能说出两三种解决办法。
而且这些办法还能被基层管理所认同,真心感觉到彼此之间的差距。
所以,讲话都是言之有物的李学武,无形之中好像成了这次调研的主角。
每每都是他在调研结束后,对该项目做出评价。
景玉农也是很佩服李学武的才学和能力,尤其是在务实和务虚之间很能找准平衡。
你听他说话是有一些粗俗的,尤其是跟下面的班长、段长,稍稍不注意便会有啷当。
嘿,奇怪的是下面这些人就愿意听他说这个。
李学武现场听汇报,对工人和班长提问,好了也笑骂,不好也笑骂。
这些人在得到他笑骂的同时往往能很快明白哪做的好,哪做的不好。
应答李学武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是很真诚的。
你都说领导应该有文化,客气着说话,但真正会说话的领导更容易得到基层职工的支持。
嬉笑怒骂也是一门学问,谁敢说李学武没有文化,没有才学。
去红星厂机关问问,老笔杆子也不敢吹牛哔说自己的文章在厂里天下无敌啊。
李副主任现在很少动笔了,但只要有文章,那必然是要上大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