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学武端起茶壶给弟弟倒了一杯茶递给他,示意道:“小雪刚泡好端过来的。”

“二哥——”

李学才刚想说话,见二哥示意自己喝茶,这才强忍着内心的慌张,喝了一口热茶。

“你还年轻,我倒是不催着你做养气的功夫,但毕竟是学中医的。”

李学武语气很是平和地说道:“你现在还在学习阶段,要是以后参加工作了怎么办?”

“还是这样毛手毛脚的?”

他打量了弟弟一眼,道:“医院里形形色色啥样人都有,容易引起纠纷且不论,你这样毛躁领导也不信任你啊。”

“我知道了,二哥——”

李学才一口热茶下肚,又被二哥叮嘱了几句,长出了一口气,心中的焦躁去了几分。

他诚恳地应了一声,顿了顿,这才解释道:“我是今天下午到家的,是爸让我回来的。”

“嗯——”

李学武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晚上下班,李学武回家接了娘几个往俱乐部这边绕了一圈,把他放下后由韩建昆把她们送过来的。

李学才回家,他是不知道的,刚刚跟家里窗户外面说了一声,家里人也没提及。

前两个月京城不安宁,李学才回来差点着了道,他便让弟弟回山上躲清静去,没事少下来。

不过却也没限制弟弟下山的意思,年轻人心思好动挡不住。

李学才还是懂事听话的,最近一个多月一直在山上。

“爸收到消息,说……”

李学才脸色有些难看地解释道:“说是赵侠死了,让我回来帮帮忙。”

“谁?赵侠?”

李学武眉头一皱,确定道:“是你们那个同学?”

“是,是他,从楼上掉下来摔死了……”

李学才刚刚定下的心神又有些乱了起来,尤其是讲述同学的非正常去世。

“他不是在医院吗?”

李学武皱眉问道:“你上次跟我说,他的一条胳膊一条腿折了,从医院跳的楼?”

“不是,是在家——”

李学才声音颤抖地解释道:“我今天下午去他家里帮忙,也是听了一耳朵。”

“好像是他参与了啥不好的事,就这两天,有单位来查他了。”

“不能吧?”

李学武当然知道这两天都发生了啥事,只是怀疑地问道:“他都这样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形容了胳膊和腿,问道:“这还咋参与啊?身残志坚?”

“听说是拄着拐去的——”

李学才解释起来也是一脸的荒谬表情,苦笑着说道:“他妈妈都快要哭死了。”

“这可真是——”

李学武知道城里闹得有多狠,就是没想到连赵侠这样身段的都参与了。

这特么也算是黑色幽默了吧?

晚上去俱乐部,赵老四和左杰送他们出来的时候还说呢,这一次好多人都受伤了。

老兵们闹,顽主们趁机捣乱,很是热闹。

他所熟知的那个新街口张建国就受伤了,还挺严重。

经常来俱乐部门口等周小白的钟悦民也受伤了,说是为了救张海阳,让人攮了一叉子。

这些都是李援朝回来叙述的,因为他随着左杰的“旅行团”出去玩了,躲过了这么一劫。

青年汇里的会员听着城里的热闹,无不感激左杰的照顾。

真要在城里,准要被裹挟一起遭殃了。

重点是,闹事的这些人没有好下场,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追查了。

李学武只听了个大概,并没有注意这些,毕竟跟他也没啥关系。

只是没想到,赵侠都特么算残疾人了,竟然也在这件事里丢了小命。

“我也是听别人议论的,”李学才闷声说道:“好像是怕这件事牵扯到他爸,所以他才……”

“要不怎么说你们涉世未深,只凭一腔热血做冲动事呢。”

李学武也是长嘘了一口气,道:“都是爹妈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说没就没了。”

“你说他母亲现在要哭死,他爹又哪里有庆幸躲过一劫的喜悦。”

“看着老了好多,”李学才犹豫着说道:“我去了,他爸还流着眼泪拍我肩膀来着。”

“看见你就想起赵侠了呗。”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一般大的小子,又是同班同学,赵侠要有你三分小心,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件事啊,本就不是他们能参与的,更不是什么行侠仗义,为国为民。”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我从不反对你们大学生要有热血和激情。”

“但要用在正地方,侠之大者,还要讲究一个大呢,你们完全不懂什么叫大义。”

看着弟弟坐在那,目光里有茫然和悲切,他也是叹了一口气。

虽然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的兄弟。

而且赵侠那小子还踅摸坑过李学才,想要拉弟弟下水。

可毕竟是这件事里,李学武听到的第一个受害者,还是父亲同事的孩子。

没有什么悲伤,有的只是唏嘘。

好在李学才是懂事的,自己也是个“明白人”,否则在这个时代,李家得吃多少苦,受多少罪。

李家尚且如此,其他人呢?——

周日一早,李学武带着弟弟学才,赶在四点半左右到了京城中医院家属院。

说是家属院,实际上就是干部院,一般的医院职工还真就住不进来。

李学武上次来还是老长时间以前了,是为了父亲和三弟学才的前程,来拜访中医院院长刘志新。

当然了,父亲的主管领导,也就是赵侠的父亲赵玉峰,也是那次拜访的对象。

正因为有了那次的来往,当时负责回收站业务的老彪子会来事儿,把双方的合作搞了起来。

位于红星厂的诊疗室就是中医院支援建设的。

而与多方合作的中草药种植研究基地也坐落于红星村。

大山里,包括卫三团现在的垦区,都在研究中草药种植的项目。

卫三团这两年种粮食和蔬菜挣到钱了,也提前埋下了中草药种植的种子。

有温室大棚的基础,再加上中医院确实招收了一些中医草药研究人员。

两年多了,李学才上次回来时还说呢,已经证明适应生长环境的中草药品种,明年就要正式铺开了。

回收站、红星厂、红星村、中医院、卫三团五家单位都会从这个项目中受益。

当然了,中医院为这个项目付出了这么多,也切实地保护了医院里的好同志。

是京城现有医疗单位里,人员结构最为完整,管理结构最为完整的医院。

随时都能从山上撤回医疗力量,也随时都能撤走这些医疗力量保护起来。

所以,多方合作,多方受益。

赵玉峰是有私心的,对这个项目,当李学武提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未来。

中医药种植、研发、制药、销售等等,都是系统内最为严苛的组成部分。

真要是建立了一整套中医药种植、生产、销售体系,京城中医院这个盘子就大了。

无限放大,大到就连他都吃不下。

所以,当李学武提出要安置父亲和弟弟上山参与这个项目时,赵玉峰很果决地把儿子赵侠也塞了进去。

不管赵侠是否有这份能耐和担当,他只希望儿子能在这一项目里得到一些锻炼和履历。

在毕业前,学校未复课之前,能拥有这么好的锻炼机会,这么多教授级和专家级医生的指导和教学,实在是太难得了。

李学武这样鸡贼的人都想要的,他哪里看不出好来。

对李顺,赵玉峰以前还真没看得上眼。

夸着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老实巴交,但要显示一点说,就是沉默寡言,没有人情交际。

只是没想到边缘人一样的李顺竟然生出来仨儿子,还个顶个的有能耐。

让身为副院长的他也不得不重视了李顺。

同样的,对李学武和李学才哥俩的印象,李学武更深刻一些,毕竟是很有能力的干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