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癞蛤蟆找青蛙

国际饭店至于一般人来说还是很高档的消费场所,但在李怀德这里不算什么,他有招待费用。

当然了,一般的兄弟单位来人,都是在红星厂招待,不能来这里。

不是关系没到位,而是不方便,一屋子外国人,怎么谈事情。

只有很高级别的私人宴请,或者公务上不是那么正式的交流。

就比如上一次在这见了市里的刘向前,那次老李真打算请客的。

老李是厚道人,听劝,李学武说了甭多拿,意思意思就得了,他真就没多拿,酒水是不用自己拿的。

有服务员端着酒水一直在巡场,给空余的杯子里倒酒。

李怀德等人就坐在这聊自己的,没一会儿就有人上钩了。

“抱歉,请恕招待不周。”

阿兰·阿德里安带着妻子香塔尔来到桌边打了个招呼。

李学武作为这一桌唯一懂法语的,很是自然地起身与对方问好。

他只是一个副处长,站起来无所谓,李怀德他们坐着就行。

在李学武的邀请下,夫妻二人坐下聊了聊。

并没有直接谈及这一次的技术团队,因为这个团队早就到羊城了。

相关人员的名单和情况,也早就到了红星厂的手里。

这个时候出国交流访问,得有人家的邀请函。

进入内地也是一样,没有单位接收,能让你进来?

就连在羊城的培训期间,外事部以及其他部门都一直有跟红星厂反馈和联系,以确定这些人的情况。

当然了,进入内地以后,来到京城,这些人也始终在监控之中。

甭说外事部和调查部了,就连李学武都不信任这些人。

干活可以,但别找事。

很怕对方搞出什么幺蛾子来,李学武在与圣塔雅集团沟通的时候明确要求这支队伍要入驻红星厂。

地方都给他们收拾出来了,新装修的,所有服务人员素质够硬。

有多硬?

四百米障碍跑下来脸不红的那种,就是红星厂的护卫队。

甭想什么温柔漂亮的女服务员了,对于这些浪漫得要命的法国人,李学武就差给他们焊个铁笼子了。

有护卫队的服务就够了,他们是来工作的。

三年的工期,他们完全可以带薪休假,圣塔雅集团在这方面是有安排的,去港城也好,去其他地方也罢。

反正这里不允许对方胡来,红星厂管委会主任不要脸,红星厂可要脸。

夫妻二人坐下聊了有十分钟左右,阿兰参赞便客气着离开了。

香塔尔微笑着对李怀德点点头,给李学武无奈地说道:“请原谅我们的失礼,他对我的事业不感兴趣。”

“没关系,看得出来阿德里安先生醉心于外事事业。”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商业互吹道:“一个在商业上所向披靡,一个在外事事业上独占鳌头,你们的结合真是让我们羡慕不已。”

“谢谢您的理解——”

香塔尔微笑着看向了李怀德,讲道:“技术团队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展工作,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

“请相信红星厂招待朋友和客人的诚意与担当。”

李怀德在李学武的帮助下,很是流畅地与香塔尔做了沟通。

老李应该是私下里学习过了,外事辞令说的越来越溜了。

以前他说的可没有这么好,还带着一点主任的味道呢。

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竟然还有了温度和广度。

李学武敢发誓,这绝对不是他教的,更不是他建议对方学的。

只能说干工作都不容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不要只觉得老李就会接着奏乐接着舞,他也是很专注于学习的。

看文件和组织思想学习时,说出来的内容很详实,很有高度的。

还是那句话,在业务上,你可以尽情地鄙视他,他不在乎。

但是在组织管理工作中,他凭借着不要脸的精神能吊打所有人。

当然了,不包括李学武,因为要论不要脸,李学武根本没有底线。

香塔尔坐在这个位置上一直都没走,但她身边的两个位置频繁换人。

期间有各个外事馆的负责人来这里见个面,聊一聊。

很有趣的是,这些负责人带的均是经济专员,甚至很主动地跟红星厂的众人交换了名片。

李怀德的名片夹里就多了很多外事馆经济专员和相关外事人员的名片,李学武同样也有。

甚至还有私人名片夹在里面,这是跟李怀德等人不同的。

不知道是刚刚端着酒杯交流的结果,还是他在红星厂负责对外工作的消息通过什么渠道走漏了,反正这些外事负责人和经济专员对他的态度明显与程开元等人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他多种语言频繁交换,坐在这里跟八国联军骂街似的。

这一点就连程开元都羡慕不来,你连说话都费劲,还谈什么业务啊?

宴会的最后,香塔尔给助理示意,叫来了工程师团队负责人阿道夫,设计师团队负责人弗朗索瓦。

很意外的,明明是法国人组局,来的这两个负责人没一个是法国人。

阿道夫是西班牙人,弗朗索瓦是意大利人,李学武白防?

当然不是,两人落座后,香塔尔主动做了介绍,同时也强调了这两个团队的主要成员成分。

西班牙、意大利、西德、荷兰、法国,搞的跟特么奥运会似的。

不过也并不是很意外,欧洲搞建筑的这个圈子,其实很小。

什么圈子都是,越往上菁英越少,互相的关系越紧密。

圣塔雅集团要在内地搞出一个标杆式的工程,自然要下狠功夫。

而能在神秘的东方参与设计和施工,对这些顶尖的建筑行业人才来说,也是一次扬名立万的好几伙。

回去后,他们的履历上便会标注,我在哪哪哪参与了城市设计。

其实能吸引这些人来内地,不远万里还得参加思想教育和培训,也要进入到这个团队中来,不仅仅是圣塔雅集团给的多,还有红星厂搞出来的这个生态化项目足够吸引人。

在一个较为落后国家的大城市搞生态化工业园区建设,建筑容量是二十万人,这是什么概念?

在西方哪个地区,二十万人的所在,都足以称之为城市了。

但在这里,只是一个工业园区。

概念对概念,反过来比较,就能说明这个工业园区的规格之高了。

是红星拿到的土地很多吗?

并不少,但以现在的城市容积率要装下这么多人显然是不现实的。

怎么办?

那只能向下挖,向上升了。

这个时期是三防工程的大建设时期,红星厂也不能免去这个工作。

所以搞园区建设,就得往下挖,挖出一个多功能的工程建筑来。

往上升,居民楼要突破现在普遍的三层建筑,达到六层甚至是七层。

别觉得六层很矮,这个时候六层就很高了,红星厂已经建好的困难职工住宅楼就是六层建筑,工人私下里都说这些是高楼。

你想吧,红星厂的主办公楼才几层?

而这一次有法国团队参与设计和建设的办公楼向上最低十一层。

地下还有两到三层,足可以成为十年内红星厂的标志性建筑物了。

当然,这也是圣塔雅集团出人又出力的目的。

能帮红星厂设计并制造大型且复杂的工业厂区,那城市建筑呢?

如果能接到内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订单,他们付出的这一切,根本不值一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