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上帝和财神爷

——

“嗯,我是李学武啊”

李学武拿着电话道:“赵政委回来了没有?”

“嗯,嗯,麻烦叫他听电话”

稍一会儿工夫,电话那头传来了赵振华的声音:“学武同志,我想一定是好消息吧?”

“猜对了,没奖励,呵呵——”

李学武开了句玩笑后认真地说道:“化肥的事有着落了, ,一个月后到津门港码头”。

“哎呀——!我就说嘛!”

赵振华在电话里大声笑道:“有事就得找你李团长,这事办得是真干净利落,行,就是比我们强!”

“少给我灌迷魂汤啊——!”

李学武笑了两声,问道:“齐团也在吗?我好像听见他笑的最大声了”。

“哈哈哈——!学武同志啊!”

电话被齐耀武接了过去,大笑着说道:“我得给你说声佩服啊,五十吨的量,给要到了 ,我得请你喝酒!”

“酒先记着,我一定喝,先说正经事儿”

李学武笑着招呼道:“化肥到达津门港码头后,会走联合贸易供应链的渠道直接到达京城货运站”。

“怎么?有问题?”

齐耀武听明白了,李学武这般强调着,定是有什么言外之意了。

“要我安排人运输还是保卫?”

“两者都有,我说着,你听着”

李学武语气认真地说道:“一个月后就是农耕的关键时期,对化肥的需要会达到顶峰”。

“ ,你要有个准备,兴许要被扣下”。

“他敢!谁敢扣的我东西!”

齐耀武一下子就急了,在电话里喊道:“这个你不用管,从津门港开始,我安排人押运,一粒都不会丢”。

“不要着急,我在跟你说这个问题,你且听我说”

李学武解释道:“要用 ,还有 ”。

“就山上垦区那点产出,买了化肥和农机,再加上今年的种子和其他投入建设,基本上去年白干了”。

“所以啊, ,有里又有面”

李学武在电话里讲道:“对缝利润不足以解决所有的费用支出,至少能解决一部分”。

“明白了,你是自己人,我不跟你道谢了,太虚伪”

齐耀武在电话里正经地说道:“我欠你一顿酒,我再替政委欠你一顿酒,算我俩的”。

“哈哈哈——!”

李学武听着他的话笑出了声,看着彭晓力抱着文件进来点点头,继续说道:“行,酒的事我记着了,等回头农机的事落了听,咱们再说”。

“好,那就这么着”

他跟齐耀武扯了两句蛋,又跟赵振华说了两句,这便挂了电话。

“领导,要开会了”

见李学武撂了电话,彭晓力提醒道:“信用社那边的领导都来了,景副主任正在接待呢”。

“嗯嗯,好”

李学武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都谁来的?”

“包主任带队,班子负责贷款业务的周尧副主任,以及负责储蓄业务的凌云副主任”。

彭晓力将对方的情况一一做了介绍,同时帮李学武准备好笔记本和材料。

李学武穿了外套,带着他一起出了门,往楼下走。

路上正遇着孙健从办公室出来,便叫了他一起说两句。

“我这没时间,你帮我联系一下,看看咱们厂销售或者生产,谁有农机厂的关系”。

“怎么了领导?”

孙健诧异地问道:“咱们要生产农机还是要种地啊?”

“嗯,不是咱们,是卫三团”

李学武解释道:“山上不是有垦区嘛,他们要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托我购买一批农机农具”。

他给孙健讲了讲农垦区的基本情况,又说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意思是先让他联系着,具体沟通可以找他。

李学武不缺联系和处理关系的能力,更不缺这方面的人脉,他缺的是时间来处理这些琐事。

能让孙健忙这件事,把前期的问题处理好,最后他在露个面,哪怕是请对方吃个饭呢。

尽快解决这件事,把农机运送到卫三团的手里才是紧要的。

孙健一直送他到楼梯口,知道了领导的要求,答应马上就去联系。

同时他也跟李学武汇报了个情况,今年的大学生实习名额有了,委办丁主任过问,保卫处今年要几个。

“这个还能商量的吗?”

李学武笑着挑了挑眉毛,道:“随便来三十、二十个的就行,咱们要求不高”。

“哈哈——!”

孙健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丁主任说都给咱们得了,哈哈!”

一共一百多个大学生,李学武是真想都包园了,那到时候轧钢厂保卫处就是全四九城文化水平最高的保卫组织了。

他说的当然不是真的,是在跟孙健闹笑话。

“都行啊,请丁主任酌情安排,最好是向工安院校或者专业对口的院校招收一批大学生啊”

李学武点点头道:“不论男女,咱们一视同仁,还是照原来的培养机制,好吧”。

说完给孙健交代了两句,便下了楼,孙健看得出他对此事的性质不高,也就没再多提及。

具体的原因他有所了解,副组长于德才跟他讲过一次。

去年于德才负责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保卫处接收了三名大学生来实习。

都是好苗子,工作都很出色,就是在培养上出了问题,只有现在的保卫科科长周瑶成材了。

于德才也是跟他颇为遗憾地讲到,关于其他两名大学生出的问题,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李学武把人交给他来带教,是他没有关心到,照顾到,白白损失了最为宝贵的人才。

看着今天成为保卫处中坚力量的周瑶,就知道损失有多惨重了。

即便对方走不到周瑶现在这个位置,副科长或者股长、重要科员,不也是损失嘛。

孙健了解到的,自那以后,李学武对于来厂工作或者实习的大学生就特别的关注。

生活、工作、安全等等,多次以保卫组和管委办的名义下文,要求改善和保护这些栋梁之材。

但从未将这些人才往保卫处引导或者调配使用,更对周瑶的成长关注有加,多次找对方进行组织谈话,就怕再损失一个。

痛心疾首不一定要表现在脸上,疼在心里才是真的疼。

就是看得出李学武的痛心和遗憾,所以于德才方有了那么大的罪责感,更是在今年多次叮嘱他要做好大学生实习工作安排。

这些学生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面对社会和工作上的挑战和困难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性来面对。

这个时候就需要组织的关心和帮助,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思想和学习上,全都需要精心照顾。

照顾不是娇惯,更不是放纵,就像李学武对周瑶的照顾,直接安排到训练场接受了三个月的训练和教育。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