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白还小,没有经历过幻想破灭,更没有吃过爱情的苦,感情的伤,她自然觉得爱大过一切。
更可怕的是,她把心中的感动和错觉当成了未来,要一辈子,李学武哪里给得起。
这世间任何人他都敢辜负,唯独少女的心,少妇的义。
比周小白大几岁的欧欣等人就聪明的多,虽然没直接接触过社会,但她们那个圈子就是一个小社会。
见识的多了,看的也明白了,自然很清楚跟李学武他们这些“大哥哥”一起玩的底线和度是什么了。
可以搂搂抱抱,可以暧昧打闹,但不可以动了心,用了情。
黄干他们都是有家庭的,有爱人的,结了婚的男人心里早就没有了爱的土壤。
所以裴培再是跟黄干暧昧,也没曾跟他说过要在一起,或者逼着他负责什么。
从始至终,这就是段友情,是带着互相帮助意味的交际。
李学武和黄干他们一样,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更不是柳下惠。
但他们都是有底线,有原则的人,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吃了要坏肚子,没有这点分寸,还能进这个圈子?
周小白有错吗?
不,李学武刚刚已经很认真地说了,错的不是她,而是自己。
且不提周小白的身份背景关系,只是涉世未深的姑娘,李学武就要对她表达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周小白没有今天的话,可能未来她就跟欧欣等人一样,在这些大哥哥身边学了人生阅历,懂了人情冷暖。
离开时不能说拥有了什么,但以后面对结婚对象的选择时也敢说在这里没失去什么。
也有可能发展的更好,或是借助家里的关系,或是借助俱乐部的力量,能跟他们站在一起平肩膀。
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给予她们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周小白到那个时候再选择跟李学武有什么个人关系,或者深度交往,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白了,李学武不能仗着自己有几分阅历就去祸害小姑娘。
他讲的话很无情,可周小白却听到了心里,理解了他的真情。
多情总被无情恼,道是无情却有情。
冬天里的寒风阵阵,吹落了姑娘眼里的泪水,吹化了心头的寒冰,吹走了骤然而起的阴霾。
就在李学武要打开车门子上车的时候,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叫喊。
“喂!那个坏蛋!”
他回头望去,只见周小白笑着,也哭着,抹着眼泪对他喊道:“我正好要学习一下坏蛋是怎样练成的行不行啊?”
“行啊!”
李学武突然的一笑,对着周小白挥了挥手,道:“不要学的太快,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儿”。
说完点点头,拉开车门子上了指挥车。
正在门口开着大门的赵老四心里只犯嘀咕,刚刚周小白的喊话吓了他一跳。
这姑娘平日里看着挺聪明个人啊,咋今天失心疯了,跟李处长喊坏蛋?!
还要学坏蛋是咋练成的!
坏蛋还能是咋练成的,学校老师没教,道上前辈没讲。
他就是东城地界上有名的坏蛋,他还能不知道坏蛋是咋么练成的?!
坏蛋就是坏蛋!
——
周日的下午时光李学武并没有浪费,先是回家看了看大嫂。
大哥倒是放下了书本,在大嫂的指挥下整理的需要用到的证件和材料。
两口子也是没事闲的,都把孩子上户口的工作开始准备了。
不过上户口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给孩子起个名字。
起名字这件事真是个麻烦事,越有文化的人家越麻烦。
你要说一般老百姓家里,以前没条件的,听着啥好就叫啥。
或者响应时代号召,男孩儿叫革,叫军,叫国都行,女孩叫淑、芳、雅、秀都行。
再没文化的,随便点也成,出了门看见啥就叫啥,比如扁担、木头、锄头等等。
当然了,这都说笑话,越有文化的家庭起名困难的原因多是选择恐惧症闹的。
没起名字的时候不注意,真到了给孩子起名字,看啥啥好,看啥啥不合适。
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玄天二地的啥都要考虑到,甚至关系到了孩子的命格啥的,很多说道。
李家家谱上的名字有个特点,那便是两个字和一个字交错隔辈用。
比如父亲李顺这一辈儿都是单名,二叔、三叔都是如此。
等到了李学文、李学武这一辈儿则是双字,女孩儿不在家谱,不受规则限制,所以李雪是单字。
按照规则,现在到了给李学文的孩子起名字了,又得用单字了。
单字比双字还要难,因为用一个字表达父母和家族的希望,又要契合生辰八字,又要与姓氏组合不犯忌讳和冲突才行。
这里讲忌讳除了玄乎一点的,还有长辈亲属的名字。
比如李学文给孩子起名字,就要避讳李顺这一辈和他这一辈所有直近亲属的名字,不能用。
顺、敢、同。
学文、学武、学才、雪、娟、学力、学函都不能用。
包括老太太、刘茵和赵雅芳她们这些家里女人的名字一样不能用。
可谓是限制多,要求高,大哥学文手里掐着一本字典,要把所有喜欢的字摘出来,写一大篇纸上。
然后呢?
然后就没他什么事了,在起名字这件事上,他的家庭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初选交给他负责了,难道最终决定权还要给他?
那还不得让他膨胀了嘛!
二轮筛选要经过家里的女人和李顺的同意,还得获得赵雅芳的肯定。
最终要照顾李姝的名字,准备两个备选,生男孩儿用一个,生女孩儿用一个。
什么?
你说顾宁也要生了?
为啥不一起把名字都起了?
不可能的,等顾宁生产后,这样的流程还得再来一遍,要的就是这种费劲巴力的仪式感。
李学武见大哥抓耳挠腮地翻着字典,嘴里还跟大嫂商量着哪个好,哪个不好,笑了笑便躲了出来。
母亲刘茵也在听着,好像起名这件事对于家族来说,是一件非常神圣且至关重要的事。
回家一趟,就是送了些营养品,又拿了一筐鸡蛋,是给大嫂准备下奶用的。
这个时候母亲倒是没再埋怨他乱钱了,对家族的长子长孙到来,什么都舍得。
李学武可不嫉妒这个,他们家又不是什么以前的高门大院,深宅豪富,有家产需要争夺。
就算是争夺,他爹李顺就一个媳妇儿,仨儿子都是嫡出,还能整什么宅斗啊。
没有那个,家里扣吧扣吧就这么点资产,李学武看不上,更不眼气大哥的孩子是长子长孙。
家族兴旺的标志便是人丁兴旺,有人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瞧顾宁的模样,怀了这一个都觉得烦了,下一个还指不定要不要呢。
真就给他生一个,他还能为了人丁兴旺四个字找外面人生去啊,绝无可能的。
所以他只盼着大哥大嫂这几年没事干,在家生孩子玩吧。
生越多越好,李家团结,谁家的孩子都当亲生的一样。
就是李学才,等两年恢复教育了,赶紧把毕业证和工作落实了。
抓住这几年的尾巴,跟姬毓秀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
他是真豁得出去啊,为了人丁兴旺,舍不得顾宁吃辛苦,光盼着大哥和三弟努力了。
叫了沈国栋陪着,拉了一车的蔬菜和水果,又装了些干果冻鱼冻肉啥的,给韩殊送家去了。
韩殊这几个月去钢城次数多了,对董文学的关心也多了。
见着李学武又送了东西过来,嘴上没再客气,只是强留了两人喝了茶。
期间有提到钢铁学院裴大宇副校长上次同他的沟通,那件事学校一直都在筹备和研究。
韩殊的意思是,让李学武不要着急,当前的形势对学校来说是特别复杂的,也是特别危险的。
不是裴大宇做事含糊,他却是主动在推进这个工作,但他不是校长,学校也不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