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种迹象上来看,对方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且带着破坏性质目标进行活动的,正是咱们严厉打击的对象”
萧子洪手指点了点办公桌面,严肃着表情说道:“倒不用管他们的背后站着谁,从下开始抓,从头开始捋,我倒是想看看这些妖魔鬼怪的背后站着个什么玩意!”
“不至于的~”
李学武对着彭晓力摆了摆手,示意他将桌上的文件搬走,都是他已经处理好了的。
“我跟领导的意见大致上是相同的,都不赞成大张旗鼓的办”
“如果真的要在这个时候办,也不会压下保密部的工作了,毕竟他们来操刀,对咱们更方便了不是?”
“所以啊~”
李学武拧了钢笔,挠了挠自己的鬓角,态度很是温和地对着萧子洪说道:“钓鱼就得有鱼饵,钓鱼就得有耐心,有决心”。
“不钓到最后,怎么可能知道这处池塘里到底有什么鱼呢,不钓到最后,你又怎么得知这里哪条鱼最混蛋呢”。
他的语气从和善,慢慢的转变成了阴沉,就是在不经意的几个字之间,让萧子洪轻松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李主任的意思是……?”
“李主任是什么意思不重要”
李学武看着萧子洪,认真地讲道:“只要在轧钢厂里发生了这种事,那就是在挑战保卫组的权威!”
他很清楚萧子洪为什么要主动提出快速打击、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因为对方也知道这件事不可为。
萧子洪又不是刚来轧钢厂工作的菜鸟,对轧钢厂近来发生的事不说了如指掌,可也不是没头的苍蝇。
以前软面瓜似的性格这几个月就能成好汉了?
他这是以退为进,明明知道李学武这一次绝对不会强力出手,所以才主动表现的激进一些。
这样李学武顾忌他的态度,自然不会再让他主持这个工作。
本来这件事就应该是储副组长负责的,却偏偏交给了他。
真要是单纯的保密案件还好办,这种牵扯到厂里内部纷争的,他就算是再傻,也不会主动往里跳的。
相信李学武让他来办这件事,也是有这么个意思。
他不想沾染尘埃,每次都拿自己打前锋,萧子洪受够了。
背锅是不可能再背锅的了,这辈子都不会再背锅了。
可这锅不是他不想背就不背的,李学武手指敲了敲桌面,道:“既然他们这么不知深浅,不合时宜的闹,那就找出来,一起打掉!”
——
周四轧钢厂大门口闹出的那场闹剧好像消无声息了一般,但有心人都知道,这件事还在发酵。
轧钢厂保卫组从周五开始便已经有了切实动作,一批人被选调培训,一批人调进京,一批人调出京,一批人被重新分配岗位……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保卫组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在这种人事变动中,保卫组的格局早就有了变化。
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保卫组的干部可不是内部调动,还有向外扩展的。
这代表了董文学和李学武的势力触手正在蔓延到轧钢厂的各个角落。
尤其是李学武兼任管委办副主任的岗位,主管协调轧钢厂各生产贸易项目。
人事、财务、后勤等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他都有所涉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主任在布局,李副主任也在布局。
这里面隐藏着的深意很可能是李主任在鼓励李副主任布局。
保卫组的人事变动悄悄地带动了其他组的人事变动,全厂机关都在动,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掌握这种变动的是李主任和谷副主任,两人对于人事权利的掌控一直都很在线。
正因为保卫组开始动了,其他组面临人事和组织调整的时候才没有出现大的舆论。
表面上的不动声色,其实轧钢厂内部早已暗流涌动。
跟前段时间的大学习活动还不一样,这一次搅混水底的是两只巨手在搏力。
带来的影响就是让本该在轧钢厂沸沸扬扬的日商代表访问事件变成了大家默认的绝口不提。
这种缄默好像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人所特有的能力,他们好像见惯了生死,对之外的东西都毫无反应。
不让说就不说,不让谈就不谈,不让问就不问,在大学习风浪中,他们真的很珍惜宁静生活。
李学武在周五代表轧钢厂签署了一系列的机械和技术采购协议,在同日商合作框架下,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这件事在所有人的认知中,并没有大书特书,更没有在新闻报纸上发表。
就这么静悄悄的,好像出去这么多钱,捡了这么的便宜并不会在轧钢厂引起什么水似的。
李学武也更希望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大学习活动最激烈的时期,尽量闷声发大财。
他真的不想轧钢厂在发展最紧要的关头去触碰这个雷区。
真要说他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在这个时期去联系日商,联系意大利以及其他外商,这还得从综合环境因素考量。
历史就是个小姑娘,任凭被描画打扮,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李学武设身体会到的,没去羊城前,他在工业领域的社交仅仅限制在了轧钢厂的周围。
而到了羊城才知道,内地有那么多家工厂在跟外商合作。
虽然这中间隔着一道进出口总公司,但具体的业务还是双方在谈判。
尤其是从五丰行的渠道了解了补偿贸易等多元贸易手段之后,李学武更觉得这是一个机遇。
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时代所蕴藏的机遇和财富,这里说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的。
十年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企业,可以改变一个工业体系,还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现状。
李学武为了自己的理想,终究是要做点什么的,哪怕是……让李主任冒险呢。
他当然不会去冒险,李学武在各个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头都是副主任,正的必然是李怀德。
李学武可以这么说,他始终在李主任的高明领导下执行的业务管理工作。
所以出成绩了,李主任会带着他一起分享,真出了事……
是他!
都是他!
都是他让我这么干的!
就是在这种安静祥和、互相信任的氛围下,李学武在十一月八日星期六同李怀德一起,带领技术和业务团队访问了在京参会的一七厂代表团。
一七厂一直都在吸收外来的技术,他们的设计和技术团队一直在解决的就是技术引进和国产化。
这里面包括国外限制的、不能自主生产的设备,也包括进口价值特别昂贵机械设备。
这里面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关联,后来发展的机电一体化学科就是应用了这个理论。
在羊城,双方已经就汽配零件采购协议进行了磋商,正是知道对方将要参加在京举行的馹中综合贸易第五年度谈判,所以采购磋商会延续到了京城。
对方是一位副厂长带队,李怀德并没有觉得身份不对等,人家是集团,他有什么好自卑的。
老李心中认定,对方牛不了几天的,李学武都说了,他以后也是集体领导!
可能是因为有羊城会议的铺垫,又有日商在京举行会谈的契机,双方的采购协议谈判进行的很顺利。
有些细节问题最后都由李怀德同对方的副总做主,或是妥协,或是各退一步,大家对谈判结果都很满意。
轧钢厂在汽车工业领域实现了供应链式的生产模式,一七厂则是多了一个汽配零件采购商。
只要不出现质量和交货问题,那双方就是最完美的合作伙伴。
京城汽车厂?
这里面还真有点问题,说白了就是对方有些忌惮红星轧钢厂将要试车的概念车。
概念车还是李学武给出的命名,纯手工组装,未竟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用于实验性质的商品汽车。
京城汽车厂也在羊城参展了,自然就很清楚李主任在何处吹的牛皮了。
什么?
轧钢厂也要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