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潘工听在耳里,惊在心里,这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能得出结论的了,高委员在这方面研究之深刻,从此刻才开始显现。
他笔下不停,唰唰唰的连忙把自己听见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
也许这些原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当前不一定能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没准就能用上了呢?这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节约下很多前期的研究工作,不可谓不重要。
虽然看高委员的神态和语气,仿佛轻描淡写,但潘工不傻,作为高级化工科研人员,他非常清楚什么是宝贝。
“高委员,有一点我有点不太明白,上面这些东西,都是人造的吧?为什么会有个单独的人造纤维?这些不都是人造纤维么?”
高振东哑然失笑,还别说,潘工这个问题提得挺好的,说明他的脑袋一直在高速运转,边听边想。
“这里的人造纤维,实际上是相对天然纤维的,确切的说,这里的人造纤维指的是再生纤维素。”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这种用泛指名称去称呼一个特定种类的情况非常多见。
说到这里,高振东忍不住乐了。
潘工不知道他笑什么,只是认真的记笔记。
实际上,高振东笑的是北方的白熊,他们走的是人造纤维的路子,不过最终到了差不多 ,最终还是回到了pan的路子上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当前的选择。
“……不过,就现在来看,暂时最合适、最方便的,还是聚丙烯腈……”高振东手上其实有不止一种碳纤维的工艺简介,但是最齐全的,还是聚丙烯腈,毕竟pan发展了那么多年,是最为成熟、得到研究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
高振东没有头铁,什么成熟用什么。pan在 ,必定有很强的优势和很好的技术适应性,傻子才去另辟蹊径。
潘工此时算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聚丙烯腈嘛,自己熟。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仿佛对聚丙烯腈又不那么熟了。
高振东拿出来一张 。
“这是我根据国外的研究进展,结合自己的想法,设想的一个工艺流程……”
,还有涂改,看得出来,高委员是边想边改,内容又多,自然就显得纸小了起来。
这一看,看得他是头皮发麻,好复杂!
从原料开始,到获得成品,一共有 ,这其中的步骤,很多都能展开为一个差不多同样庞大的流程图。
例如第一步的“共聚、氨化(高相对分子质量)”,就这简简单单的十多个字,展开来就能作出一堆了不得的文章来。
甚至他知道共聚,看明白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但是对氨化代表什么,一无所知。
不是,高委员都已经想得这么深了?
实际上,pan工艺的基础,在 ,但是我们一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