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大好事!”总工笑得很是开心。
“坐,坐,说,说。”领导连让客带催促,一套小连招丝滑无比。
“您还记得振东同志提出的转炉顶底复吹工艺和负能量炼钢吧?”总工笑道。
“记得记得……”说到这里,再一看眼前三个人的配置,立马就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成功了?”
这是十七机部的一件重大科研课题,而且因为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厂区改造和新建,速度比较慢,现在看来,应该是成了?
除了这个原因,不会有第二种可能了。
“对!成功了!来,您看看!这是顶底复吹工艺的报告。”
总工先递了一份报告过去,两个工艺虽然在一个大课题里,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泾渭分明,分开更能说清楚问题。
领导翻开看了第一页,就重重的一拍桌子,“咚”的一声巨响,把正在泡茶的孙秘书给吓了一大跳。
“好!太好了!”
这种给领导看的报告,最重要的就是开宗明义,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一开始就要简洁明了的交代清楚,至于细节,如果有需要他们自然会翻到后面去看或者直接发问的。核心思想、重要数据、成果结论,加起来最好不要超过两页纸,而且是字体足够大的前提下的两页纸。
如果要让阅读者一点儿一点儿的到报告里面去找内容,那这份报告或者请示就是不合格的。
对于这种要求,不论是钢厂还是轧厂,都是烂熟于心的,自然准备得妥妥当当。
所以领导翻开一看,就看到了自己最关心的东西。
自然而然的,也就发生了这一幕。
“这个顶底复吹能稳定质量的同时,节约能耗和原料,同时还能把产能提升7%左右!太好了!”
这就是他关心的事情,质量如何,是否节约,是否高产!在此基础上,才是具体的数字。
节能降耗,而且增产7%。
这个增产7%,是个综合指标,而且是他在看到报告之后迅速心算出来的,依据也很简单,收得率上涨大约2个百分点,这是增收也是增产,一炉钢节约2分多钟,生产效率提高了,算下来大概是5%,综合计算下来,差不多就是7%。
在这里,增收和增产是不一样的两件事,增产是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而增收单指增加收率,生产时间不变的增收,才是增产。
增产是非常重要的,一定意义上来说,比增收更重要,而7%这个提升数字,已经可以说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