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到底是要搞什么东西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
别的同志在想什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在场的部队的同志却是激动起来。
“真能有这个效果?”他盯着高振东,双眼精光四射。
高振东点点头:“有的有的,包有的,不过也不是没缺陷,这种遥感成像,是没有色彩的,不过放心,虽然没有色彩,但是能形成含有一定细节元素的黑白图像,不是纯粹的地形变化。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探测地形地物轮廓的改变,也就是三维成像。”
他想做的,其实很简单,把sar雷达上星!
sar雷达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特性,那就是分辨率不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只要雷达功率足够,收到的回波信号信噪比达到要求,那分辨率就不会变, ,属于是没有就没有,有了就不变。
实际上,合成孔径雷达的特殊之处还不仅仅如此,理论上,这货的成像分辨率,和波长都没关系。选用不同波段来做sar,仅仅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穿透性、后向散射等成像特性不同。
“是什么技术?”部队的同志问出了一句实际上不太适合问出来的话。
不过好在这里都是高级技术人员,而且sar这东西是早就存在的,并不算什么保密的事情,略有所知的委总工拉住了想要制止的委领导。
“sar雷达!”高振东道。
“sar雷达?”这里的同志都是懵的,因为这里就没有一个人是搞雷达的,对sar不说是一无所知,至少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就算是少部分搞通信的同志也是这样,虽然都是射频,但是射频和射频还是有区别的,毕竟连专业的雷达所都还在摸索的新技术,非专业的同志不清楚也是正常。
“对,这是一种新型雷达,总之,能达到这种效果,当然,想要放到卫星上去,难度还很大,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向值得一试,太多好处了。”高振东笑道。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部队的同志反应却是最快的,毕竟刚才高振东说的“地形”二字,大约是除了火力、情报等少数几个词之外,最能触动他的词了。
“也就是说,如果搞成了,这个卫星能随时透过大气,随时随地生成黑白照片,甚至监视地形的变化,或者说,能随时生成全球范围内的地形图?”
这有多大好处,都不用多说。
高振东点点头,补充道:“不只是地形图,如果做得好,还能根据回波的不同特征,把水面和陆地、沙漠等不同地貌给区分开来,甚至它能分辨出水面的波浪。”
听到这里,委总工“啊”了一声,想起来了,这不是高振东曾经说过的,用雷达发现潜艇涌上海面的尾流的反潜方法嘛!
“分辨率能到多少?”部队的同志同样想起了很多事情,这东西能干的事情太多了!
“0.5~ ,不过现在奔着1~3米的量级级去,是个比较合适的范围。”高振东笑道。
其他同志差点爆出粗口来,现在的光学卫星,都不见得能到1米啊。
“哈哈哈,好好好,这个值得搞!值得搞!”部队的同志高兴不已,这东西和可见光卫星结合起来,简直完美!
高振东笑道:“其实不只是你们能用,国土、灾害、农业等部门都能用,估产、预警、后评估等等,都用得上。”
委总工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还是那么喜欢农林牧渔,灾害应急。
部队的同志倒是不以为意,这样更好,大家都能用,利用率就高了,而大家都能用,就意味着这东西更容易上马。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