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在电话里笑了起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正常加解密仍然使用gm-1,你们只要在换密钥的时候,用jgm-2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传输就行。这样一来,对于终端,解密运算的压力仅仅在更换密钥的那一条报文,日常加解密依然是运算速度很快的gm-1。”
他不知道对面的同志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案,这事儿什么原因都有可能,不必深究,不管多聪明的人,偶尔干一次类似2条8mm钢缆代替 。
高振东自己又不是没犯过傻,所以他只要解决问题就好,至于问题怎么来的,不重要,不重要。
而他提的这个建议,也是高振东上辈子各类计算机系统常用的动态密钥加密手段,有效规避了非对称安全性高但是算不过来的问题。
高振东的话,让另一头的几位同志差点找个地缝钻下去。
就这么简单?
事实上的确就这么简单,偏偏就是没想到,思维还是有点过于僵化。
“高总工,这……我们马上去试试!”
高振东笑着打圆场道:“你们不要怕两套算法同时上,会增加程序容量需求,进而影响到设备的成本,半导体工艺在发展,rom芯片这个东西,渐渐就不稀奇了。”
他的话,让对面的同志脸更红了,高总工人还怪好的呢。
在一连串的道谢声中,高振东心情愉快的挂掉了电话,军工梗+1。
虽然这些梗只能在自己心里回味回味,但丝毫不影响他愉快的心情。
刚放下电话没多久,“叮铃铃”……
电话铃又响了起来。
一想换脑子,就都来了是吧,这也换得太彻底了。
有人来找他,拿着委里的手续,而且还是半个熟人,至少是个熟单位。
没一会儿,三位同志就在内保的带领下,在会客室里见到了高振东。
“高委员,您好,我们是雷达所的……”
虽然手续上已经有了,但是来人还是做了自我介绍,带头的同志姓孟,雷达所搞成像方向的,另外两位是他组里的成员。
“孟工好孟工好,你们这次来,是因为……”
“高总工,我们所总工带回来过一个委里许可通报的消息,您曾经在会议上,提出过合成孔径雷达的想法?”
高振东想起来了,他曾经在反潜巡逻机的反潜技术方面,提出过雷达成像的想法,后来雷达所的总工也因此和他提过合成孔径雷达,并约定后续要交流一下。
只是没想到时间隔得有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