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傻柱决定不想了,有人替自己想过了。
——
这一天,是《自然》期刊发行的日子。
一名约翰的凝聚态物理学家翻看着新到手的期刊目录,意态悠闲。
突然之间,他闲适的表情凝固起来。
他揉了揉眼睛,手忙脚乱的伸手抓过自己桌上的眼镜布,擦了擦眼镜,重新戴在鼻梁上,再次仔细的向期刊目录看去。
自己没有眼!
《单层碳原子二维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场效应》。
高振东除了制备石墨烯之外,顺便按照上辈子的前人的路,对石墨烯的特性做了一点研究放上去,让论文显得更丰富一些,不过更多的他没做,这么多已经足够了。
的确足够了,从这位凝聚态物理学家的表现来看就知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看着论文上那个陌生但是又仿佛有点印象的名字,物理学家喃喃的道。
这是来自东方的论文!他们一定为了获得宣传上的利益,动了什么手脚。
东方人在计算机领域、高能物理领域的确是有一些小小的成就,但是凝聚态还不是他们的地盘。
想到这里,他看见了杂志的封面,《自然》。
《自然》也有可能收录造假论文,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他有点冷静下来。
在这种期刊上造假,一旦被发现,基本上预示着整个学术生涯彻底毁灭,甚至以前获得的其他荣誉,也将一并灰飞烟灭。代价非常高,风险极大。
那就看一看吧,至少要看完了才能反驳。
物理学家将期刊迅速翻到了那一页,然而摘要里的几行字,顿时让他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错误的,这篇论文就是一篇彻头彻尾的胡编乱造之作。
这种颠覆性的材料,居然是靠强力胶带撕出来的!
荒唐!太荒唐了!东方人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道德,果然不值得信任!
这种甚至能让相关领域的人感到强烈的生理不适的论调,让他愤而将期刊砸进了垃圾桶。
半晌之后,他站起身,从垃圾桶里重新把期刊捡了出来。他知道,自己是被固有理念被打破的心理波动彻底吞没,冷静下来之后,他必须客观的去看待这一新成果。
不论是真是假,总要了解了才能发言,科学是客观的,至少在量子力学出现之前是这样。
没多久,办公室里响起了他的咆哮:“给我找一片高定向石墨来!高定向!高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