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各有各的用处(5k)

“ !!!哈哈哈,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9片芯片,就能获得和一张双面 !”

这帮同志,是搞卫星的。

卫星在太空中工作,ram芯片的装机量注定就大不了,现在上天的卫星,ram容量和5年后的阿波罗登月舱一样——4kb。

别看这个容量不大,现在的白熊和旗佬能羡慕得哭出声来。

ram不大,对程序存储器的随机读取能力就产生了一定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磁带是用不上了,而卫星丰富的功能又导致程序容量不小,而为了每台都不一样的卫星开存储器的光刻掩模又未免成本太高。

在这种情况下,同志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一个—— 。

身处太空的卫星,自然没有换盘的能力,因此卫星的程序存储器的大小,基本上就暂时被限制在了 。

仅仅是这样也好海,毕竟 ,程序存储器也只有 。

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个软盘驱动器的体积和重量都有些可怕。

软驱加上盘,本体倒还好,但是得到地磁场很好保护的软盘,在充满辐射的太空中脆弱得连纸都不如,至少纸不靠磁性记录数据,对辐射的抗性多少还强点。

而且抛开辐射,还有发射过程中的加速度、振动等不利条件,对于软盘这个纤薄的豁飘都非常致命,为了加固这个软盘驱动器,带来的加固开销比驱动器本身那可是大多了。

振动要防、高温要防、低温要防、辐射要防……

如此下来,这个软盘驱动器的重量体积简直爆表,当然,比起阿波罗登月舱的 ,这才是一个想想都抽象的东西。

,不服不行。

而这个可擦写存储器的出现,一举解决了同志们在卫星程序存储上的所有问题。

要容量,9片就抵得上一张软盘,要知道9片芯片配上外围电路,面积加起来都没软盘大。

要加固,众所周知,半导体芯片加固起来比起软盘驱动器这玩意可是容易得多,防振动就灌点胶,高低温靠出厂特挑,防辐射靠体积小加固简单……

个中的区别,同志们甚至不用把这种芯片拿到手,直接估算都能估计出来。

“哈哈哈,就算是加上全套完整的加固手段,做出来的存储器总成,也不会比一台没加固的原生 !”

“而且可靠性高!半导体芯片相比软盘,天生可靠性就高好几个数量级啊。”

“还是得感谢高振东同志,为我们带来了更新、更好的元器件,一点一点的帮助我们的装备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啊。”

“同志们别忘了,除了卫星,还有火箭、乃至导弹……”

“对对对!高可靠小体积,这东西好!”

“这样,我建议给防工委发个报告,请他们联系十七机部三分厂,把最初的产能都留给我们。”这话听起来挺别扭的,无论是“十七机部”还是“十七机部三分厂”,前者正常情况下和芯片就不怎么搭界,而后者中间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另外一位同志笑了起来:“大可不必,你们对半导体生产的便利性一无所知。他们一张硅片上能生产几十乃至几百片芯片,这么说吧,以我们的用量,他们一条生产线随随便便一天的产量,我们一年都不见得消耗得完,注意啊,是一条线,不是一个厂。不过请防工委那边给我们弄点过来倒是很有必要。”

这边的产品都是国之重器,这种好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还少,所以他们的芯片消耗量的确是小意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