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飞不快吧?”旁边一位同志道。
高振东随和的表现,让同志们活跃起来,气氛很好。
听见这位同志的话,高振东笑道:“不用多快,我这么告诉你们吧,这个长航时无人机,就一个核心目的,为陆军的同志提供战役级别的战场监视,所以是要遥控的,毕竟战场情况瞬息多变,靠程控肯定没法完成任务。但是一来受到遥控和图传距离的影响,二来是需求的限制,实际上能有个 ,70、 。我们搞装备不是要把指标搞得多么高,而是够用就好。”
说完,高振东顺手就举了个例子:“就好像现在这个长航时无人机,做战场监视的时候,考虑到现在光学系统的性能,反过来就不能把速度给搞得太快了。”
简总工这回完全听明白了。
“高总工,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这个飞机不需要遥控距离太远,但是留空时间要足够长,速度不需要快,高度也不需要太高,最好还要便宜,毕竟战场上防空武器五八门,这个飞机的损失率可能会比较高。只是这个飞行性能的话,对防空武器基本上没有任何防御能力吧。”
说到这里,门响了,内保的同志带着两位部队的同志站在门边。
“高总工,这两位同志是来找你的,你说他一来就把他请过来。”内保的同志道。
高振东站起身,将部队的同志迎进来,对简总工他们道:“来来来,大家认识一下,这是你们要搞的长航时无人机的第一用户,陆装局的同志。”
陆装局?不是空……简总工刚想到这里,突然明白过来,这东西不就是为陆军的战役级别准备的嘛,没毛病。
同志们很是热情的打过招呼,坐了下来。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你说得没错,所以你们要考虑好这个飞机的飞行高度,以及光学系统性能,要能够躲在敌人的野战防空射程之外,完成战场监测任务,嗯……我们料敌从宽一点,任务高度 ,不小于7公里的距离上,完成包括战场监视、火炮校射在内的任务。”
陆装局的同志一来,就听见高振东给整了这么大个活儿,按照高振东说的参数一想,连连点头,好东西啊!
“嗯,振东同志说得有道理,这个高度和距离,已经是 ,也对这个无人机产生不了威胁。”
实际上能用于野战防空的,就连 ~7公里,最大有效射高4~6公里,而且在最大射程上根本够不着最大射高。
而便携防空导弹也打不了这个距离,不论哪一架,包括我们自己,便携防空导弹都没法打这么远。
非要说的话,反倒是我们自己正在研制的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中的导弹部分能够得着,其他野战防空系统对这个飞机的威胁,就非常小了,至于空中的战斗机,那什么距离和高度都不好使,就不用多考虑战斗机这个问题了。
陆装局的同志说完,转头看向高振东:“振东同志,是不是再远一点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