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是飞控出问题,那也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导弹的飞行状态变化超出了飞控的控制范围,在这里,飞控出问题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最大的原因,还是可能是气动出了什么毛病。
同志们面面相觑,这气动看起来完全没毛病啊,正正常常的,而且导研院也搞了好几种导弹了,也没遇见过这么邪乎的毛病。
就好像是人看病,知道症状是发烧,但是为什么发烧,左想右想想不明白。
“老总,我们回院里去,开个诸葛亮会吧。”集体主义的优势在这一刻就显现出来了,召集全院的同志,集体诊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嗯,走,你们把这枚弹的情况记录好,我们回去找同志们商量商量,在没找到问题之前,这遥测弹是不能再打了,纯纯浪费钱。”这年头因为一个小问题,就把整个工作拖到停滞不前好几年的情况可不少见,导研院这几年有强援相助,倒是好久没碰见过这种情况了,没想到现在又来了。
同志们赶回院里,万万没想到的是,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负责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同志,在会上一听他们的情况,眉头皱的跟麻似的。
高振东要求的 ,因为弹体有不少的改变,和那枚中程空空导弹的双脉冲改型正式分道扬镳,成了两个课题——超远程空空导弹和远程空空导弹。
“你们也出现这个问题了?”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同志问道。
“也?什么叫做也?你们也是……”近程雷达地空导弹的同志问道。
超远程这边点点头:“嗯,我们也有类似问题,我们这几天做了两种遥测弹,一种是中程空空弹的加长型,一种是中程空空导弹的放大型,结果都不是太好。”
他们的想法,是想先试试哪条路子能走通,至少能让导弹先飞起来,确定一下导弹总体方案的结构。
这时候没那么多导弹各类性能的分析理论和工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个导弹先来一发试试,然而结果却不是那么的美妙。
跟近程地空弹一样的问题,弹体飞行失稳,无非就是他们要少一种故障状态——他们没有助推器,现在也没有双脉冲。
但是不论是主动力段还是惯性段,一样的出问题,无非就是几率问题,他们这个的几率比低空弹要少一些。
同志们将目光转向了另外一组同志,他们和中距空空弹一样,也是在现成的成果上改进的,而且从弹体上来说,改进主要是两个。
——十x弹翼变成双x弹翼,且前翼变长边条。
这个改动不是很大,至少弹体基础还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负责这块儿工作的同志看着他们,面色有点古怪。
“那啥,偶发,偶发,很偶发……”
偶发,那就是还是有咯,再偶然,也是会发生的,有和没有,那就是两个层面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