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也不客气,接过来就看。
不谦虚的说,只要他想,他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就能成为当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未来客机发展把握最为精准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此时谦虚,那就是对工作不负责。
高卢人很有意思,他们并没有提出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合作,而是以型号为单位进行合作。
简单来说,就是两家合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搞一架中型支线客机,然后在型号基础上进行利益划分。
高振东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建议,毕竟我们能彻底绕开老毛子做事,公司这种形式也无所谓,但是高卢人不行。
他们头上,现在还有半个太上皇——旗人。
以型号为单位,几乎就是高卢人能做出来的极限。
这反而让高振东舒了一口气,他非常清楚,空中客车的诞生,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同在一条路线、一个地缘、一个种族的框架下,他们合作具有天然的向心力,而且我们在短时间内的经济状况和地缘关系,不见得能对这种趋势施加太大影响。
如果等到这件事情真的发生,那以公司形式合作反倒会非常麻烦,没有型号合作这种方式来得干净清爽。
而且“合资公司”这种形式,在国内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带来很大的顾虑。
型号合作,那就没这个问题,这就是和国际友人在技术上的一次交流合作而已,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想办法在大客机这条路上,利用难得的机会和特殊的方式搞了一次成功的技术引进。
这种说法几乎没有什么阻力。
“关于这种形式,你有什么看法?”通过高振东翻页的位置,游总工能判断出他看到哪里了,毕竟这份文件他滚瓜烂熟。
“我觉得很好……”高振东先是点了点头,至于为什么很好,他没有深入的说,想来大家都能判断得到。
“不过,我有个建议,那就是一定要要求技术共享,在这方面寸步不能让。”这是高振东最关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