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主动公开?

就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防工委的两位领导就感受到了高振东的强大,这两个算法一听就完全不搭界,一个是算术,一个是几何……

当然,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但是从名称里,他们的朴素感受就是这样。

高振东开始用最浅显的话向两人解释其中的原因。

从当前能实现原理和效果上来说,椭圆曲线算法要比大数分解算法要强一些,据高振东上辈子的一些人非正式的研究,达到同样的加密效果,椭圆曲线的密钥位数只有大数分解密钥位数的1/5~1/ 。

这里面涉及到的,不只是存储长度,还有运算难度和复杂度。

虽然是一个非正式研究,但是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而且,高振东前世所知的国密sm-2算法,用的正是椭圆曲线,而且这种算法被广泛用在了加密数字货币上。

听了高振东对两种算法的解释,防工委的领导有点转过弯来了。

“啊,你的意思是军用算法,用更好的这种椭圆曲线,并且严格保密。主动公开一种算法,给民用、商用?”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毕竟民用、商用也有很多需要非对称数字加密的应用场景,我们先替他们准备好也是应该的。而且敌人想破解这种算法,火力都奔着公开的大数分解算法去了,椭圆曲线的安全性就更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这就有点类似黑客攻防里的“蜜罐陷阱”,给对方一个目标,让对方去使劲儿去吧。

防工委领导哈哈大笑起来:“要论狡猾,还得是振东同志你啊。”这带着点促狭滑稽的理由,实在是让两人忍俊不禁。

高振东笑道:“还有一个原因……”

“还有?”

“这种方式,能把数据加密领域的非对称加密算法首创的荣誉,牢牢的抓在我国的手里。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是需要技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这种影响力和话语权,就得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