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总工连连点头:“嗯,你提的这个结构好,茅塞顿开,先用一个二极管提供基础的开关速度,然后用后级放大电路来决定具体性能。这样就把一个问题给拆开了,好,太好了。”
。“高总工,能不能直接用光三极管来进行感光开关,这样的话,输出极的结构就能简单一些啊。”
光电二极管驱动三极管,肯定没有直接弄个光电三极管来得方便嘛。
高振东乐了,这个事情吧,初看的确如此,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他没有嘲笑这位同志,他是有思考的,只是没自己开挂看得明白而已,这种三极管结构的确有,但是高振东没选,是有原因的。
“理论上,你说得没错,光三极管的确是能达到这个效果,但是实际上反而把事情搞复杂了,因为光三极管比光二极管和后级三极管分开,要难造,能够提供的综合性能,也不如这种各司其职的二级结构。从技术难度和前景出发,我才选的这种结构。”
固态继电器最终使用的也是这种二级结构,只是使用了特殊的后级放大器件,不是没有原因的。
能够在理论上得到高总工的肯定,这位同志还是很开心的,乐得不行,至于实际上自己的想法不够周到,那算啥。
其他同志也有和他一样想法的,只是没好说或者没来得及说,但是听了高振东的解释,也明白了。
光三极管把光电和放大集中到一起,那光三极管本身的设计制造难度就上去了,那可是集成在一起,从结构上就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想要兼顾各种参数,很麻烦,看起来集成度高了,实际上远远没有这种二级结构来得方便。
合适的光电二极管和后级放大电路,现在基本上是现成的,但是合适的光电三极管,现在可还没谱呢,搞太多的新东西进去,对于课题的顺利完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资源有限的高振东,直接就选择这种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实际发展前景更好的方式,而且生产成本上实际没有太大区别。
在一片硅片上弄出二极管+三极管和一个光电三极管在半导体加工来说,差不了太多。甚至光电三极管因为要求更多、限制更大,在现阶段加工成本更高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