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发射准备的速度非常快,这本来就是便携导弹,要是使用复杂,那真是黄菜都凉了,近距离下,敌机来得快去得快,攻击窗口是比较有限的,当然,打直升机的话,可以悠哉一点,那玩意比后世的f1赛车还跑得慢点儿。
战士把发射筒拿起来,然后将一个单独的瞄准发射具拿起,扣在了弹体的卡榫上,这些卡榫既是固定件,同时也是导线,扳机勾动后的电流就是通过这些卡榫传到导弹发动机的。
单独的瞄准发射具,发射时再结合,这是高振东的建议,这东西的射程比一次性火箭筒远得多,虽然也是用的光学瞄具,但是精密程度和成本都比一次性火箭筒高得多,现在还没到财大气粗的时候,能复用还是复用吧。
远方的山谷两边,假设了两座高塔,高塔之间一套钢索相连,一个红外靶标被挂在钢索上,能够以一定速度拉动。刚开始试验,总不能拿直升机拉一个靶标在天上飞,鬼知道导弹飞出去会瞄靶标还是瞄直升机?至于无人机……呵呵,那玩意先不说有没有,单单贵不贵这一关,就不是初次试验能用得上的。
战士带着护目镜,将导弹扛在肩膀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报告,发射准备完毕。”
林连伟最年轻,所以这个寒风中的差事就交给他了,其他同志都在掩蔽部里,观察试验的进行。
林连伟拿起步谈机,离开试验战士一段距离后,向步谈机里下令:“预备……放靶!”
和固体反舰导弹不同,这种几公里的弹,他们就没有搞遥测弹了,一是没必要,二来嘛,弹体太小,把战斗部都抠干净,也放不下遥测设备,干脆直接上。
远方的高塔一端,钢索上的靶标迅速移动起来,战士有大约 。
试验的战士将靶标稳稳的套在光学瞄具的瞄准框里,同时打开了冷却开关。
林连伟说把冷却气体省下来,明显是开玩笑的,这玩意的冷却气瓶,在试验阶段是能重复使用的,其实不了几个钱。
随着靶标的移动,导弹发射筒也在随着微微转动,此时的导弹导引头,已经在开始扫描锁定目标了。
没多久,导弹的发射装置发出了“嘀嘀嘀”的蜂鸣,这表明导引头已经锁定了目标。
射手呼吸平稳,轻轻的勾动了扳机,“嗖”的一声,导弹带着一股烟雾飞了出去,但是和火箭弹用的推进剂不同,这个烟雾并不太大,考虑到发射后的安全问题,便携防空导弹使用的是烟雾特征尽量低的推进剂。
林连伟面露激动,目送导弹向着目标飞去。
“哎呀!”观察导弹飞行的林连伟,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