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劲……”
其实不止是他们,包括老陈在内,也包括高振东自己,都挺好奇部里面到底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别人都好说,是拆开了的,你参加一个,我参加一个,就连郑良枢,他作为与三分厂合作的另外一方的负责人,他也是在名义上主动退出大部分课题,交给了别人。
对于郑良枢来说,他是行政线,不是技术口的,课题这种东西,一定得有,但是有时候太多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当然,一般来说不会有人有这个担心,特么的一个两个还费老鼻子劲呢,什么时候会有“太多”这种烦恼了?
但是这事情不是沾上了高振东了嘛,性质可就变了。
如果说郑良枢一开始在兴奋中没意识到将近 ,幸福的烦恼啊,于是他主动分出去不少,也收获不少。
但是和郑良枢不同,这个事情上,高振东是分不出去的,不论他怎么分,最重的那一份始终在他手上,他想给别人也给不了。
别的单位,成果集于某人一身,嗯,这特么肯定有猫腻!
但是在三分厂,啥,这么多新成果都和高振东没关系?绝对有大问题!
但是老陈也好,高振东也好,他们知道,部里面如果要按项目给高振东下表彰,很为难。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对烈火科技奖一等奖的严肃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成果不奖,是不公正,但是把普通人和高振东这种异类放到一起来进行评价,对普通人是不公平。
所以高振东根本不在乎自己能得什么奖,他就是略微带点儿腹黑的好奇,部里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对这个疑问感兴趣的人,不止高振东一个,十七机部对他熟悉的人都很好奇。
在这种好奇中,本年度的烈火科技奖颁奖流程如常进行,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和去年没什么变化。
高振东的名字一直没有被提起,人们并不奇怪,去年前年也是这样的,如果把他放在前面发,会让大家对在他后面的所有项目都失去兴趣和关注。
这叫技术工作者里的顶流!
当人们的好奇被拉到顶点的时候,眼看一等也快颁发完了,典礼到了尾声。
这时,十七机部领导拍了拍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