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射程一大了,要考虑的就多了

搞其他口径的火箭弹的同志,并不知道 。

,直奔三轧厂三分厂而去。

负责 ,先学习了一遍。

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原来是这样……”

“找到了找到了,上次那次试验的问题找到了……”

“看来我们不能搞这个弹型了,得大改!”

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一个个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

但事实就是这么夸张,高振东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船新的知识,要知道原本的时间线上,一直到 ,射程,还是 ,可见一斑。

高振东再次接待了他们,这次有了“插班生”长风厂的同志,高振东的开场白就不太一样了。

“长风厂的同志们好啊,你们才到,关于上次我和风雷厂的同志们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需要我补充的?”

长风厂的同志们道:“不用不用,高总工上次的话,深入浅出,风雷厂的同志的记录也很详细,基本上是消化了。”

高振东说的其实不是完全的理论,而且主要是点窗户纸,所以并没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对于长风厂的同志来说,还算是挺好懂的。

高振东点点头:“嗯,那我们接着上次的说,我们上次已经讨论到了涡轮发动机火箭弹的缺陷,那就是高倍径下,弹体飞行容易失稳,而且这种缺陷,是先天的,很难通过改进设计和提高加工精度来避免……”

而且对于火箭弹来说,一味的提高加工精度,那成本和产能上可能就不太好看了。

“那要抛弃旋转稳定,改用尾翼稳定?”长风厂的同志问道。

他们的担心,是尾翼稳定需要较大的空间,不能使用定向管。原本的 “喀秋莎”导轨之间的定向笼,估计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高振东没有肯定也没否定:“不,旋转稳定还是需要的,尾翼稳定也要上,用折叠翼稳定。当然,这个旋转稳定就不要用涡轮火箭发动机起旋了。对于较轻的弹体,可以考虑使用尾翼倾斜一定的角度起旋,甚至加上头部固定小翼加强稳定效果。旋转与翼面结合,共同起到稳定的作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