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建议的动静有点大

大家这才打起精神,继续往后看。

接下来的信中的话,给飞机带来的可能变化就更大了。“该机设计有内置弹舱,但从该机的战术任务出发综合考虑,该弹舱的存在必要性不强,反而会带来飞机内油量的急剧下降的问题,严重影响作战半径。建议取消内置弹舱,采用武器全外挂方式。”

攻-5基本型是内置弹舱,但是到了大改型的时候,第一个改掉的就是这个。

主要是空军用下来发现,原本希望的好处基本上一点儿没得到,坏处反而一堆。

用内置弹舱,原本是希望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携带2枚口径为 ,按说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场环境来说,这种突防方式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但是奈何,这种结构的攻-5,机内油实在是太少了,就算加上两个副油箱,也不过 。

加之低空突防那个油耗又本来就高,弱弱联合,雪上加霜,导致其“低-低-低”剖面战半径不过 。

这对在发起攻击前必须挂载的副油箱,使得攻-5那个勉强够上去的超音速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在发起最后攻击前,就别想用超音速赶路。

这个问题,其实瓷飞厂的同志不是没意识到,但是这个事情吧……除了技术问题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要求本身,不是他们决定的。

高振东的信中,还对机内油箱的好处进行了计算。

“经我初步计算,即使在不使用翼身融合技术的前提下,将机内弹舱改为机内油箱,保守估计机内燃油量可达 ,预计可达 。该油量可支持该机在外挂4枚 ,‘低-低-低’剖面,高亚音速突防,作战半径至少达到 。”

实际上挂弹的5爷,低空突防速度也是高亚音速,对比下来,这个“撤弹换油”实际上是把好处拿了,却没损失什么东西。

“若加挂低阻副油箱,预计总油量可达 ‘高-低-低-高’剖面,预计作战半径可达 。”

能跑的距离远了,一开始就不用低空进入了,前半段飞高点也很安全,还省油。

高振东这个建议,抄的就是5爷的后期改进型,该型在个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内油达到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