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雷电1改怎么改

至于气动舵面,还是沿用了雷电-1的方案,总体来说方案比较保守,或者说在改动原始设计的时候,比较慎重。

这倒无可厚非,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稳妥不失为一种好策略。

高振东边听边想,等导研院的同志介绍得差不多的时候,总师问高振东:“高总师,你看你对这个方案是个什么想法?”

导研院内部早就交流过很多次了,今天这个会,基本上就是为了高振东才开的。

高振东道:“我有几个小的想法,不一定成熟,大家探讨探讨。”

大家都看着他,一般说这话的,成不成熟两说,但想法其实都挺大。

“弹体加固代价有点大了,我想是不是适当加粗,从0. .15-0. ,一是面积的增加是指数级增加的,那同样的装药,长度缩短的比例相对直径增加的比例更大。细长不太能受力,短粗对过载的抗性可就大很多了,然后将弹体外部的导线槽作为辅助加强结构,这样能够把弹重和大过载之间平衡得比较好。”

导研院的同志一边听,一边随手计算,一边讨论。

“诶,这好像是个好办法,我算了算,这样结构增重就没那么厉害了。”

“用导线槽辅助加强,一举两得啊!”弹尾喷口处有燃气舵,肯定是需要从制导舱走控制线过去的。

“不过这样空气阻力会增大,还是会对射程有影响。”

“虽然会增加空气阻力,但是同时也能提高弹体升力,综合下来应该还行。”

“实在不行,多装一点燃料嘛,多出来一点重量战斗机对战斗机没影响的,关键是导弹本身的射程要够。”空优挂载的战斗机,限制挂载量的主要是挂架数量和气动变化,重量一般都不是问题。

“说得对啊,这个导引头能看更远,如果只是加大过载不加大射程,那就好像事情只做了一半。”

“弹径加大,还能加大光学系统口径,对于提升导引头性能也是有好处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