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三种芯片

与、或、非,最基本的三种逻辑运算,由他们可以组成一切逻辑电路。

而与非门、或非门就能完成上述三种逻辑运算。之所以不是直接搞成与门、或门、非门,是因为实际上的逻辑电路,与非、或非运算比与、或运算要多,更加常见。

大名鼎鼎的 , ~ 。

至于其他同或、异或、与或等等更复杂的逻辑运算,统统都可以分解成这三种运算。

而其中而异或门就特殊一些,两个异或门能构成rs锁存器,一个rs锁存器加上两个异或门能做d触发器,两个d触发器能构成一个边沿触发器。

而8个边缘触发器,就是一个1字节寄存器。

这就是高振东先挑选这三种芯片的原因,能完成所有的逻辑电路,同时能比较方便的做成小容量的存储器,比如寄存器、临时存储器之类。

但是用数字元件做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器是不行的,占用面积都还是小事,主要还是太贵了。在制程足够高之前,单位面积内晶体管数量是不够多的,这个时候,为了实现可靠、高速数据存储,付出更复杂结构代价的数字电路存储器件,成本远高于模拟电路。

抛开数据掉电保持问题不说,不用多,一个1kbyte的数据存储器,需要八千个边沿触发器,共计 ,远远没有晶体管存储器来得好,那可是三个晶体管就能存一位数据。

虽然如此,但是d触发器还是为工程应用中的少量数据的临时存储提供了方便的手段。

高振东搞的这三种芯片,都是 ,降低成本。

与非门,电源、地各占一个引脚,其余 ,这样的话一片芯片上有4个与非门可用。

或非门,结构与与非门一样,只是从与非运算变成了或非运算。

而d触发器则是一片芯片上有2个d触发器,也就是说如果当作存储器使用的时候,一片芯片能存1位,如果不要求可靠性,直接用d触发器做锁存的话,能存2位。

这对于现在的自动控制人员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这么小的芯片就能存两位数据?

没办法,当年的存储器,就是这么昂贵。

拿着图纸,高振东又一个电话叫来了于永年,加工的事情,交给他去落实正好。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