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验证工艺的可重复性,需要测试多批多枚二极管的性能,时间就更长了。
高振东是下午2点多赶到 ,但是高振东也一直到下午三点多快4点,才等到了实验结果。
林连伟拿着数据冲过来,这个时候,在场的就只有高振东、陆总两人了,连 ,他们只要等结果的定性判断就好,定量的数据,听不得。
“陆总,老高,数据非常好!太灵敏了!!!!”
陆总一脸喜色:“快,给我看看!”
拿过分析结果,一条曲线非常漂亮,在 ,到 。
“太好了!平均下来, , .5mk!太好了!”
至于 ,测不了,但是这已经够了,这个数据比现在他们手上的制冷硫化铅,强出太多,那不是略有改善的问题,而是天壤之别。
.5mk的噪声等效温差,那理论上这个红外光电二极管能在零下 . 。
至于什么 ,比背景高出 ,就跟太阳一样亮。
这个温度,或者说高一些的温度,是弹载制冷设备很容易达到的,对于导研院来说,可以说是一举解决了他们所有红外探测设备的最终问题——传感器。
高振东也放下心来,他知道这个性能,比他前世看到的碲汞镉探测器性能要差一些,这很正常,那时候是什么技术环境?手上有的东西,能搓出这玩意来,他已经很佩服自己了。
而且虽然相差一点,但是没差太多,实际性能提升极大。
新一代技术,就是这么豪横。
“高总,你搞的这个材料,实在是太夸张了!这提升程度,我都没敢想!”陆工看着高振东,极为兴奋。
他能猜到高振东既然对这个新材料如此有信心,那必然是有提升的,但是这么大的提升幅度,实在是让他没敢想。
“一致性怎么样?”高振东没有半场开香槟。
林连伟看了看数据分析结果:“很好,不同批次、不同晶体的数据偏差非常小,如果是同一晶体切割开做的,那偏差就更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