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搞个新弹种算了

这是当年约翰牛它们很难找到随时都方便可用的长度标准器,所以用质量标准来转换长度标准的搞法,在那个年代是挺好用的。

从面积来说,直径 .4mm的4倍。

至于霰弹枪用独头弹?都有突击步枪了,还惦记独头弹干啥。

正规军拿霰弹枪,就根本不考虑独头弹的事情,那东西是猎人为了拿霰弹枪打大猎物才考虑的。

在高振东前世,我们 ,含 。

钨合金弹丸,非常具有我国特色的设计。

话说回高振东这边,所有的同志听了这个建议,都觉得是个好办法,在战场上换弹种,可比换发射器容易多了。

部队代表本来都觉得这事儿可能是没戏了,没想到高总工换了条路,又给圆回来了。

有得用就行啊,而且他越想越觉得,高总工对于霰弹的功用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还得是高总工这种上过战场的同志啊,经验丰富。

这个就是他脑补的了,高振东在战场上没用过霰弹枪,这点儿见识,全是前世网上扒拉来的,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听起来挺有道理。

罗教授也很赞同:“高总工这个建议好,负面影响最小,但是好处倒是捞了个七七八八。”

搞新弹种,就不用他亲自出手了,这种辅助弹种,正好让学生练手,自己把关就可以了,他自己可以把精力放到高总工的新课题上去。

柳教授再次感受到了高振东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只是转眼之间,就抓住了问题,提出了方案,而且问题抓得准,方案综合性好。

他一边在脑袋里感叹,一边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榴霰弹的经费,老罗你回头给我打个报告。”

托高振东的福,不论是枪械本身还是枪挂榴弹,进展都挺顺利的,经费省了不少,支持得住。

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是结果却是皆大欢喜。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