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集成电路设计阶段成本低,在这个阶段就是个伪命题,人力成本在这时候不怎么算的。
mos还有一个毛病是某个芯片一旦定型后,修改困难,修改成本很高。
但对于高振东要做的事情来说,这个根本就不是问题。
作为大规模使用的芯片,不论是逻辑门集成电路还是cpu、dram,都是定型了就不会随便修改,会大量量产的东西,所以这一点在这方面根本就不是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振东清楚的知道,打从cpu和半导体存储器一开始,就没有双极型什么事儿,双极型做集成逻辑门电路是不错,但是用来做cpu和半导体存储器,根本用不上。
或者说,在这方面,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出发,人们都从来没有青睐过双极型半导体。
intel 。
。
首个4kbit的dram,8μm的nmos。
首个 。
大名鼎鼎的 / 。
彻底巩固了intel数十年基业的 .5μm的cmos。
至于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这个应用方向上选择了mos技术,那就不得不说mos的优点了。
这玩意工艺简单!比双极型简单得多,不是一星半点那种!
抛开复杂的技术原理等等不说,简单总结,以pmos和双扩散外延双极型为例,要达到差不多同样的效果,两者工艺差别非常巨大。
pmos外延次数1次,工艺步数最多 ,光刻最多5次。
而双扩散外延双极型的这些数字,分别是4次以上、 、10步、8次。
工序更少、工艺更简单、良品率更高
对于量产来说,这些特么可都是钱呐!
而且对于现在的高振东来说,工艺步数越少,就意味着成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