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关于新坦克的决定(4k)

“别管则怎么说,至少表明技术来源是稳定可信的。”

罗总咳嗽一声:“具体的来源,会后我会专门向防工委的领导汇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请各位理解。”

大家都懂他的意思,于是不再纠结技术来源,管他哪儿来的,拿到手就是硬道理。

不过至少证明了这次装甲防御力的跃升,至少是有源头的,不是罗总在说大话。

防工委敲了敲桌子:“同志们,技术来源,草原拖拉机厂已经向我提过了一点,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技术来源是可靠的,有源头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他们的防御力试验的可信度,接下来还是听听他们火力方面的情况。”

大家听见这话,于是放下心来,继续听取罗总关于火力的汇报。

火力的情况,和装甲一样惊人,同样令人不敢相信。

作为对火力最为熟悉的使用方代表,有了防工委领导的背书,这回没有说罗总吹牛笔了,而是一脸幸福:“你说的这个滑膛炮配你们新研发的翼稳脱穿,均质钢装甲穿深,比北边原版的 .7倍?”

罗总点点头:“是的,如果嫌碳化钨贵,那用全钢翼稳脱穿,现在也能比那个高出10%多。”

使用方代表乐呵呵的道:“不贵不贵,碳化钨好,碳化钨好。”

负责预算的同志冷不丁来了一句:“10%可以啊,保持一定优势就可以了嘛。”

好吧,用户的要求和用户的钱包永远是分道扬镳,背向而驰的。

一位专家问道:“罗总,看你们的报告,这个炮,还有潜力?”

罗总乐呵呵点点头:“是的,一是虽然援助的技术核心原理都实现了,但是很多细节还没调优,二是外援提供的两种新技术现在限于条件,先用的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小的那种,三是新工艺炮钢还没到位。”

这话说得现场专家一脸茫然,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感和惊讶。

茫然的是你和我是在说同一件事情?不可能啊。

惊讶的是我们什么时候打过这种富裕仗?在技术没优化完全的情况下就能取得如此进步?

我觉得你还是在吹牛笔,使用方代表又有点那啥了。

幸福的是这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感觉,多久没有体验了。

原来不知不觉,我们的火力如此强大了?

众所周知,火力不足恐惧症,咱们是晚期,扁鹊见了都三连的那种。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

突然听见有此等火力,而且还有肉眼可见的潜力可挖,要让高振东来形容,那就是大老王家小梅拿到奶的幸福感。

领导见大家事情都听明白了,轻轻咳了一声:“好了,现在情况都清楚了,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是上新坦克,还是改进5dl,如果改进5dl,是否按照刚才草原拖拉机厂同志们的想法改。”

实际上,5dl的下一代坦克,两伊铁骑 。

就是那个两伊战争两边卖,在艰难日子里养活了一大批军工的传奇。

听见领导的话,这回大家就畅所欲言了。

“我觉得能上新的,坦克三大块,机动火力防护,现在火力防护都跃升了一大截,那解决一下机动问题,不就是个新坦克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