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摇摇头:“不是,不是,我学自动化的,我就是这么一想。我只是想着按照规律,燃气温度高了,压力就大,压力大了,流速就高,流速高的话,喷气时减速过程不够,还没完全减速燃气就喷出去了,那动能损失就大,效率就低。所以就想着是不是能用涡轮再带动一级或者几级风扇,把燃气动能收回一部分的同时,把排气速度减到一个合适的速度,这样效率高了,油耗是不是就下降了,同时风扇也能增加一点推力。”
这话一出,王总双眼放光:“自动化?服了,后生可畏啊。振东,你具备很高的技术敏感性啊,你说得没错,现在是有一种发动机叫涡轮风扇发动机,就是你说的这种,不过我们没有装机对象,暂时没有展开研究。”
说完转过头,继续骂自己人:“听听人家,你这就是不学无术,还没有一个其他专业的人思想敏锐。”
高振东这下不困了,倒不是他想继续看王总工骂人,而是他想起了前世经常讨论的这个时代科研体系的一个缺陷——配套。
简单说,那就是一些设备,因为是仿制或者规划原因,是依附于其装机或使用对象而存在的,这个对象下马了,那这个设备也就跟着下马了。
如果是特殊的专用设备还好,无可厚非,可是像发动机这种通用核心设备,这种体系就会带来极大的浪费,前面的事儿全白干了。
比如老五爷轰炸机,其改进计划下马之后,配套的五型涡扇发动机就随之下马了。
想到这里,高振东无论如何也要想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尤其是十七机部领导也在的情况下,当然,结果如何,他没想太多,只是觉得自己该说出来而已。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