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号的船体和动力系统依然完好,主结构未变形和进水。
但代价是整个舰岛和飞行甲板完全化为废墟,全然失去战斗能力。
如果要修复得进船坞把舰岛和中后部70%的甲板全部切割,再修复机库和重新铺设上层甲板、吊装新舰岛,其费用将是个天文数字。
并且这样修完的企业号还得重新海试调整,最理想的数字也是两到三年后才能重新服役。
弗恩靠近卡尔文:
“舰上的轮机长告诉我们企业号依然能够以 ,失败的主责任在我。”
其实之前讨论舰队后撤躲避风暴距离时,有人提议过直接润几百公里离开风暴范围。
但除了核动力的企业号无所谓,其他战舰的燃油都有限,靠港补给和本土运输都很麻烦。
而弗恩又不愿意企业号单独行动,所以最终选择只后撤 。
不过卡尔文并没有任何怨恨,毕竟这是一致通过的命令。
“我将可能是第一个丢掉一条核动力航母的舰长。”
他站起身,之所以前几个小时消失不见并非因为受伤,而是一直在源源不断指挥不怕死的抢修小组最大程度保下航母。
但现在海军恐怕要面临艰难的抉择:
修复企业号的工期和费用,最终性价比可能并不如再造一条尼米兹。
对于目前造舰能力的帝国来说,新增一条核航母计划也不算太麻烦。
如果企业号被认定无修复价值退役,他卡尔文的罪名和直接丢掉企业号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