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一户人家拿过来都有五六斤以上,多的十几斤,再多的话也没有了,毕竟大家也都只是适当的捡一点存在那里,偶尔吃,反正年年海上都会有,就是看运气会不会飘到海滩上。
要是早知道会卖钱的话,估计大家当时就抢疯了。
等她整理了一堆零钱拿到作坊后,那里已经等了二三十个妇女了,并且门口还有人陆陆续续的拿着海带结伴进来。
叶耀东也已经在作坊了,正在安抚大家,“大家不要急,反正有多少都要,一个个慢慢来,等阿清拿钱过来后,就过秤。”
“我来了,开始称吧,你称重,我给钱。”
“好,开始称了。”
叶耀东大喊了一声后,看着大家都往前挤,又继续道:“不着急啊,慢慢来,排好队啊,还有你们要是卖完了,回去要是有亲戚还有的话,都可以拿过来。”
废话结束后,叶耀东就用自己新买回来的磅秤过重,另外也拿了一杆木秤,让另外的小弟在边上也同时称重,两边一块进行。
称完阿清立即给钱。
头几个拿到钱的人也没有走,都满脸笑容的站在边上议论闲聊,其他刚来的人看到确实能卖钱后,也都放心了。
大家都在那里议论纷纷,相互讨论的各自捡了多少斤,能卖多少钱?
有的拍大腿后悔当时没有多捡,有的也在那里后悔送了一部分给亲戚朋友,肠子都悔青。
在没有多大进项,也没有稳定工作的村民家里,一点点钱也是钱,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收海带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作坊的人也越来越多,不断的有人进来,卖完的也没有离开,也有一些过来瞧热闹的,看起来密密麻麻都是人,到处都是嘈杂声,跟菜市场也不遑多让。
叶耀东称了一会儿后,就把活交给另外一个小弟,自己站在边上。
而阿正小小早就跑过来看热闹了,只是看他在那里忙着就没有凑上去,还是他看到了,才朝他们走去。
“你们怎么来了?”
“过来看你折腾,看你又要挣什么钱了,这个收这么多有用吗?”
“试试看呗,马马虎虎混口饭吃。”
“下午还要不要去造船厂,雨停了。”
“现在吗?”
叶耀东看着大家都在那里排着队,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更何况也就一两百,两三百块钱的东西,就他们村子,也不会有再多数量。
等传到其他村子,再过来人的话,也是半下午后了,大概数量跟人也更少了,有他没他都一样。
“也行,把这里的货交给其他人,我跟你们去造船厂看一下,我去跟我老婆交代一下。”
林秀清忙的没空理他,只是点点头,反正有人帮忙称重就行。
叶耀东让他们都回去骑自己的自行车,他也回家骑自行车,戴上帽子,等会儿去村口汇合。
在他经过供电箱那边的时候,那边已经没有多少人围拢在那里了。
吃了一顿饭后,大家都有另外的八卦,都集中在他作坊了,只有他爹跟裴父,还有几个村干部陪在一旁看着。
想着还是得有人在那边看着,他就过去跟他爹说一下,让他爹去作坊那里看着,也说了一下自己要跟朋友去造船厂。
他们这一去就是一整个下午,直到黄昏的时候,三人才又蹬着自行车回到村子里。
而作坊里头的收海带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了,他回来的时候,他爹他娘还有阿清都在整理一麻袋一麻袋的海带,往板车上抗。
“不放到这里的小仓库吗?要拉到哪里去?放到家里?”
前段时间林集上又要了5000斤,只是他前几天不在家,阿清给他将货都称去了,家里那个闲置的屋子一下子就给腾空了,这几天连家里的鱼腥味儿也散了一些。
“刚下过雨,怕这边门一直开着会潮湿,家里会好一点,毕竟空的房间门那里可以关起来,窗户不开。”
“哦,收了多少斤?”
“跟你预期想的一样,零零碎碎的收了3000多斤,后面还有别的村的拿过来卖,不过也没多少。看看明天能不能再收一点吧,1万斤是没可能了,没有提前说,大家都没有多存货,只是晒一点留着放着自家吃的。”
“没关系,雨停了,看看明天有没有人出海,有出海的话,估计也会去附近海岛上搜罗一下,要是放晴的话,等个两三天估计还能有一些货。”
“到时候看吧。”
叶父插嘴问道:“你去造船厂问的怎么样?”
“涨价了,东升号那样的,跟我说要16000了,而丰收号那样的要18,000,贵了3000块,关键是还做不出来,到明年底都做不出来。等过两天有去省里的话,也打听一下看看,市里面早上我打电话已经交代阿光抽空去问问了,反正他家的船在市里定了好几条,他去问正好合适。”
“贵那么多?”
“是啊,也不知道咋的,直接就贵那么多,只跟我说材料上涨,工人加工资,关键是他直接跟我说做不出来,两年后的单就先不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我占便宜占的不想给我这么早定到后年去。”
“那就只能问别的地方了。”
“嗯。”
叶母在一旁道:“那你们就晚一点再折腾,这又是海带又是渔船的,家里还有那么多的船。”
“定下来才不用管,没定下来才要操心。”
“先不说吧,先把这一把车推回家了。”
叶耀东直接朝两小弟招招手,让他们推回去卸货,而他继续跟叶父站在一块说话。
“电路修好了吗?刚刚回来的时候,没看到供电箱那里有人。”
“我不知道啊,一下午都在这边看着,得问你娘……”
“修好了,两三点钟的时候就看村长跟书记回村委会了,那几个海军大概又回到镇上了。”叶母说完就朝墙角的自行车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