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从容躲过了因西涅的飞铲。
“好一个提前预判!敏锐的空间感知,挑球跃起躲飞铲的这一下!不知道会不会让现场的那不勒斯球迷想起马拉多纳。”
“嘿嘿嘿。”
张指导笑着附和。
也不由松了口气,暗暗心惊:这因西涅也太急了,才开场几分钟就下这么凶的铲,是贝尼特斯赛前特意交代要盯死李洛吧?
话没说完。
下一刻。
李洛垫步启动。
中路带球推进。
没有沿着贝尼特斯预设的线路走,轻松瓦解了那不勒斯的陷阱区域。
狼堡进攻群借着这波节奏杀过中圈线,德布劳内、本特纳、里卡多拉开扇面阵型,把那不勒斯的防线拽得有些松散。
因西涅微微惊讶。
哈姆西克在中场冲着因西涅吼了一句:“别愣着!回防!先把节奏找回来!”
如今的李洛和狼堡队友早已磨合到位。
他在中场不断斜向移动,每一次触球都不超过两秒,一脚出球如同织网般,把那不勒斯的中场屏障拆解得七零八落。
场边的贝尼特斯皱着眉头,赛前特意跟弟子们强调过:要切断李洛和德布劳内的联系。
可惜。
现在看来,狼堡的双核传球太流畅了。
黑金瞄了那不勒斯主帅一眼,也跟着皱起眉头,挤出一幅名帅风范。
那不勒斯的球员,很聪明。
后腰-因勒。
他没有选择去干李洛或者德布劳内。
而是。
去干马兰达!
名帅名言:如果你打不过对面最强的那个球员,那就抓住对面看起来最弱的一个球员来揍。
“干净利落的拦截!”
“足球失去了控制。”
“李洛的及时策应,保护了球权。”
“那不勒斯获得了喘息的良机,没有继续反抢,而是迅速构筑低位防线!”
李洛微微惊讶。
那不勒斯竟然掐得那么准,抓住了马兰达接球的时机。
马兰达没有什么负面情绪,憨憨地爬起身,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足球在白色球衣之间快速传递着。
“德布劳内看起来胖乎乎,水桶腰,大屁股,但是停、带、射三项的水平很优秀啊!传球就跟不用说了。”
“那不勒斯已经完成了收缩,因勒回撤到中卫之间,4 !”
“德布劳内没有强行起脚传中,而是把球回给李洛。”
“还是要让双核重新组织.黑金这套战术,就是把球权交给最会创造机会的两个人。”
李洛接球前。
已经感知到冲过来的那不勒斯中卫-库利巴利。
对方的防守体系很另类。
库利巴利,一个中卫,会被释放出来跟后腰一样扫荡。
库利巴利也是梅斯青训出品的天才,他跟皮亚尼奇、马内是同期生。
很冷静。
没有轻易在自家半场放铲。
而是借着跑动逼近李洛,想在身体接触时悄悄推一下腰,或者用胳膊肘狠狠蹭一下——趁主裁判视线被挡,给李洛找点麻烦,影响身体各个部位的发力,干扰狼堡的进攻节奏,再抓住时机出脚。
可是。
李洛早有准备。
这阵子连游戏都不打,天天在家研究你们那不勒斯呢。
接球瞬间。
他右脚轻轻向侧后方一拉,身体跟着转了半圈,刹那间,又衔接了恐怖步频。
观众们什么也没看清,感觉就像是:李洛转身后,一人一球好像又“跳”了一下,强行位移,刚好拉开与库利巴利的距离,连带着把对方伸过来的胳膊给晃空了。
“这转身太灵动了!”
张指导忍不住喝彩:“李洛接球的时候,根本不吃这种小动作,反而把古拉姆晃得差点失去平衡!”
“传球!找德布劳内!”
李洛的传球,精准卡在库利巴利上抢后暴露的空当,德布劳内在边路稳稳接住许多球迷可能不了解:这位比利时天才中场,踢了很多年的边锋。
当年加盟不莱梅踢了好几轮联赛,才被改造成中场。
与此同时。
库利巴利看到自己距离那不勒斯防线太远了,果断放弃李洛,折返回去补强低位防守。
时间仿佛放缓了无数倍。
上帝视角。
那不勒斯防线
让李洛的脑袋有点卡壳了。
传球之前,他就计划加速前插,像泥鳅一样从因勒和哈姆西克之间的缝隙里钻进去,插到那不勒斯大禁区的后点位置。
狠狠插进去!
可是。
对方教练,明显针对过这方面做出过针对性部署:那一侧的边后卫收缩留后封堵路线、中卫横向补位、中场边前卫回撤协防,三者联动卡死自己要插禁区后点的空间。
进不去!
请你看电影、吃烛光晚餐、再去河边散步、聊聊人生与理想、最后再扭扭捏捏说走累了要去酒店开个房休息的意大利女孩,最后告诉你:“李,我大姨妈来了。”
萨诺河畔的微风,吹起白色衣摆与黑发。
耳畔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世界骤然沉入一片沉寂。
李洛心情平静。
没想到,今夜的均势局,贝尼特斯的战术部署竟会逼得自己动用掌控者的空间预演之力。
上帝视角中,那些象征着局势走向的红色丝线剧烈震颤,在无形的张力中不断绷紧,直至发出不堪重负的脆响,轰然绷断。
下一秒。
无数可能性在他意识中铺展开来,开始全方位推演。
“.”
再次睁开眼。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耳畔的喧嚣如潮水般涌回。
‘原来答案那么简单。’
空间推演的时间很长,现实中却仅仅过了两秒。
眨眼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