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在自主进攻时期塑造的进攻链,在点、线、面三个阶段往复循环。
对面被遛成傻子。
本特纳不由懵逼:‘法布雷加斯?’
德布劳内回过神:‘控场?’
古斯塔沃愣了愣:“拜仁夫斯堡?”
狼堡中前场的脚下技术不差。
本特纳当年就是因为身体和脚下技术被阿森纳看中,多年来受到传切体系的战术熏陶,看一眼李洛的手势都知道怎么踢。
德布劳内不用说,适配任何体系、任何阵容。
阿森纳大帝,切尔西弃将,这两个点是提速点。
啪啪啪。
其他狼堡球员,包括古斯塔沃等等拜仁旧将、马竞弃子,皆能保证传接稳定性。
啪~啪~啪。
“漂亮!”
“行云流水的配合。”
“这个节奏。”
“李洛在织网,每一次传球,每一次跑位,每一次抬起手指,都在试探对手的防线,让莫斯科迪纳摩球员疲于奔命。”
“掌控者。”
“一个人引领全队,让进攻节奏如同呼吸”
场边。
助教大叔有点懵逼:“头儿.”
黑金点点头:“上赛季,我们踢弱队就是这么踢的嘛.只不过缺少一个李,传跑没那么稳定,没有形成一套框架。”
“头儿,我是说.李从华国回来之后,好像变强了一点点。”
“李本来就是曼联的超级天才,不对!风格不同,难道是佩兰那家伙的功劳?”
“很有可能,佩兰当年在法甲激发出了德罗巴、本泽马”
另一侧。
俄超主教练-切尔切索夫,茫然地摸了摸光头。
“怎么狼堡的传接稳定性,变得那么高?”
“我们被遛狗了?”
绿茵场上,李洛策动的每一次向前传球,宛如利刃。
切尔切索夫有点想叫球员们不要去抢了,根本抢不到,还耗费体能。
“哇!”
“提速了!”
“提的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传球的速度!”
“连续一脚出球。”
“李洛。”
“德布劳内。”
“本特纳。”
“回做,给到插上的马兰达!”
莫斯科迪纳摩的后防线,还有一个猛男:日尔科夫。
曾经效力过切尔西,英超时期经常被安排到左中场位置,导致部分球迷不知道他是后卫出身。
日尔科夫预判到了狼堡进攻链的终结点。
及时拦截。
提前封堵住马兰达的后插射门角度。
结果。
小黑蛋根本没想过要自己打门。
啪。
一个横敲。
李洛恰好走到了最合理的位置。
小幅度摆腿。
足球化作一柄利刃,洞穿了俄罗斯防线。
“哇!”
“本特纳!”
“伸出脚就行啦!”
足球被“弹”入网窝。
1:1!!!
“太简单了。”
“行云流水的攻势。”
“这批球员在老东家时期的踢法,都被李洛给激活了。”
“德布劳内,不吃体系,让他怎么打都行。”
“本特纳,阿森纳待了那么多年”
“黑金先生,让狼堡的竞争力变得更加可怕了,多线作战,不能坚持一种打法,联赛和杯赛适合的东西不一样.”
“李洛的精妙直塞。”
“本特纳蹭.推射破门!”
“两人联手帮助狼堡扳平比分。”
直播间。
-
【李洛这记直塞,不就是借本特纳的腿用一下吗?蹭进去的。】
-
【踢得真好看,我以为是在看拜仁虐菜。】
-
【掌控者-李洛。】
-
【他的空间感知、比赛阅读、走位、跑位、传接、一脚出球.所有特异功能结合起来,真的像是在织网。】
-
【克鲁伊夫模版吧?】
-
【如果李洛回到曼联也能这么踢就好咯.】
-
【想屁吃,不是一个人能搞起来的,队友不能太差好吧,传接稳定性有吗?那边节奏更快、强度更高!那个林加德我看他有次停球停得超离谱。】
-
【英糙啊,大部分本土球员根本没这个能力,尤其是这批青训,传停带都一坨屎全靠身体和爆发力,过几年那批的英超青训出来的球员会好很多,脚下技术会好很多,教材比较新。】
大众竞技场,回荡着狼堡球迷的欢呼与喝彩。
本特纳没有独自庆祝。
他激动地冲向李洛。
一米九三的大块头,把华国少年抱起来转了一个圈。
“李,这个进球的奖金全给你!我下意识伸出腿,球就进了!”
“传得太棒了!”
李洛挣扎脱身,转而冲着马兰达竖起大拇指。
狼堡队友们前赴后继地跑过来,简单拥抱。
没有庆祝太久。
才扳平呢。
主场必须要拿出赢球的气势。
场边。
黑金抬手制止了助教大叔的建议。
“不用调整了。”
“就这么踢。”
“李认为这样踢能赢,那就这么踢,不要去影响他!”
另一侧。
切尔切索夫连忙示意弟子:低位防守。
不要打压迫了。
根本抢不到球。
白白浪费体能。
李洛那小子那么灵活,那么会甩开大个子球员的重心
如果继续跟狼堡硬刚,只会被李洛在“织网”过程中找到破绽。
“从沃尔夫斯堡的主场拿下平局,这个结果我可以接受。”
“回到莫斯科迪纳摩的主场,李洛在冰天雪地发挥不了优势。”
俄超球员心里苦啊。
被李洛的走位、跑位、传球线路.绕得很晕。
自己拼命上抢,抢不到,又会让自己原本要防守的区域变空。
抢不到第一时间只能往回跑,重新站住位置。
但是往回跑的过程中,狼堡又会利用刚刚的那一片空间。
烦死了。
瓦尔布埃纳表情沉重:“最关键的是,李洛很快,跑得很快,出球速率快,思考速度快,双脚均衡,传接方向的半径大。”
“抛开这些优点,他就是一个被时代逐渐淘汰的古典前腰。”
“可是,抛不开啊。”
法国矮脚虎有点语无伦次。
比赛继续。
莫斯科迪纳摩球权。
狼堡严阵以待。
“俄超球队还是老一套。”
“中路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