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宋时安保住了

因为古时候的消息传播非常困难,达不到及时有效,而战机又转瞬即逝,不可能事事合规矩。

哪怕到了近代,能够及时反馈了,主帅也不能遥控将领,过分微操,此乃兵法之大忌,亡国之祸端。

为什么说宋时安不可复制呢?

得满足好几条苛刻条件。

一,我军一败再败,军心涣散。

二,敌我实力悬殊,能战之兵,五倍以上。

三,不顾一切的自告奋勇。

你说宋时安是开坏口子?

那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生死,和家族的生死放在天平上呢?

不说家族,就连你自己一个人去死都做不到,那还谈鸡毛大义!

赵毅一下子,就打在了陈可夫的七寸上。

这次,大家都知道是在闹。

可以后有送死的活,咱俩一起去,你敢不敢?

不敢就把你的 !

毫无疑问,陈可夫今天的朝会,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没有了出头的椽子,我们将如何抗衡宋时安?

吴王刚才是真的被吓了一跳,因为太过于争锋相对了。

可没想到,赵毅是有勇又有谋。

直接把武将这边的人压下去,这些文臣再发言,实际上都是好对付的。

这四哥,是真的要明着来了。

中平王感觉到了,他那强大的势。

而百官,也怕了。

哪怕吴王本人没有下场,这仆从如此咆哮,不就代表吴王的杀心吗?

不过现在,大家也不敢去烧这热灶。

“武夫吵吵嚷嚷的说了,文臣来说说吧。”皇帝道,“尚书令,如何看?”

欧阳轲站了出来。

这是名义上的文官之首。

但因为他选择的是皇帝派,所以权势相当有限。

当然,他心里跟明镜一样。

自己太有权势,背景太复杂,就站不到这个位置了。

既然站在这里,那就是要折中的。

“陛下。”欧阳轲回答道,“臣认为,功过各有。但把功过完全的区分开来,何人全功,何人全过,这是不妥的。”

“说。”皇帝道。

欧阳轲,继续道:“下属的军官和文官等,因为是严格执行命令,所以没有过,还要因为英勇作战,全力后勤,要论功行赏。而提出的‘主使者’,因为知不可为而为,所以是知罪犯罪。”

他这番话说完后,停顿下来。

百官都看向了他,很疑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