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朝堂争斗,宋时安功过几何

“嗯。”皇帝点了点头,接着问一旁的喜公公,“百官都到齐了吗?”

“淮侯赵烈身体抱恙,荀候赵伦自言罪臣,不配与百官为伍,与其子赵湘于家中,等候发落。”喜公公说。

听到这个,百官突然察觉到了什么风向。

赵伦就不用说了,鹿鞭一条了。

但勋贵赵烈没来。

他儿子,可是明晃晃的吴王党。

父亲不来,这是不想影响他儿子发挥吗?

今日,确实是要有些争论。

实际上的,或者象征性的。

反正没有事情是随便就能自然成行的。

“朔风的事情,姑且是安定下来了。姬渊,他也从武威回去了。”皇帝说道,“但有些事情,还是得解决解决的。”

说罢,他对汪辰说道:“汪大人,现在你代大理寺卿,就由你来陈述这宋时安案吧。”

“遵命,陛下。”

汪辰从文官那边的队伍走到中间来,双手拿着书面的口供,开始朗读宣告。

足足几千字,每一个都没有落下。

全部都是宋时安说的。

孙恒和济明的提问没有公开。

这属于是大理寺审案的流程和机密,不宣读是合情合理的。

在宣读时,百官就多有议论。

结束后,更是满朝堂的哗然。

虽说其中一部分人,早就知道了,但也跟着做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宋时安,太有种了!

他这是要承担一切罪名。

他自己认了,不怕大理寺真的照那样判吗?

皇帝没有放宗人府里小魏的口供。

现在,还不是时机。

这也是让百官们,能够自由活动。

“诸位,议一下吧。”皇帝说道。

下面没人愿意先说。

皇帝也就开始点名:“孙司徒,你来说说。”

“遵命,陛下。”

孙司徒用一个‘遵命’免责,表明是皇帝让他说的,随后他便对汪辰说道:“搞刑名,那是汪大人的特长,老臣想知道,按照虞律来说,这该如何?”

皮球,直接就甩到了想当骑墙派的汪辰身上。

汪辰稍作纠结后,回答道:“回陛下,还有孙司徒。我与大理寺卿的左右监,孙恒济明在探讨后,觉得此事不可按照常理来判断。”

我草你妈。

孙司徒有点恨这个汪辰了。

作为大理寺卿,哪怕是代的,竟然把手下搬出来了!

甚至还主动提我儿子!

“那常理该如何呢?”有人问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