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到底谁是主谋!

不一会儿后,那名今天去抓自己的狱官来了,站在牢外面,笑着对宋时安说道:“小宋大人。”

意识到被大人物当刀,来补救了。

宋时安看向他,笑了笑:“何事?”

“今日啊,那都是上面要求我这样做的,上梏也是上面说的,下官就只是执行。过程稍微粗暴一些,请见谅啊。”他就像是那契科夫讽刺小说里的小公务员一样,战战兢兢的。

当然,他可是正七品,算不小的官了。

“没事,怪不到你头上的。”宋时安全然不在意。

这压迫感!

这言外之意,是要怪上头的大人们啊。

“我父亲知道我进来了吗?”宋时安问。

“宋府君应该是知道的。”对方回答,“他这些天,一直都是由汪大人亲自对接的。不过诏狱那边,在下官的职责范围之外,恐怕没办法传话。”

诏狱是高级官员受审的地方,肯定跟宋时安不一样。

“不用。”

宋时安并不在意。

总是会见到的。

“好的。宋大人。”

“何时开审?”宋时安问。

“我就是来带您去的。”狱官说道。

“走吧。”

宋时安相当坦然的起身,然后跟着这位与自己同级别的狱官,走到了一间四处都是封闭,里面还有各种刑具的审讯室。

在正中央,有一硬而矮的木凳子。

不用他说,宋时安就坐了过去。

在之上,是两把宽敞而又舒适的靠椅,就是来审自己的人。

是谁来呢?好期待呢。

……

谁当审讯官,在一顿纠结推诿后,最终变成了孙恒和济明两个人一起。

大理寺的左右监。

孙恒觉得应该是济明的原因,就是右监负责皇城以外官员的诉状和审讯,朔风县令是凉州的,明显算地方。

济明觉得应该是孙恒的原因,是因为弹劾宋时安的百官是京城的,这应该算是京都案。

所以最终妥协为,两个人都来。

为什么不是两个人都不来?

汪辰说有点事先回家了。

“六殿下回盛安,百官迎接,必然算是褒奖。”济明揣测道,“既然如此,这一个月内,为何没有任何的封赏?而且,人还一直在皇宫里,哪都没去?”

“你的意思是……”孙恒问道,“殿下抗了全部的‘罪’?”

济明没有说话。

但两个人,都觉得有可能。

“那宋时安如若将责任,也说到是殿下身上…”济明道,“那我们还不能回怼,斥责其大胆。”

“只能如实的将详情,禀报到宫里。”孙恒说。

可说完,他又皱起了眉头:“两边要是对上了,宋时安可就无罪了。”

这话一说出来,济明便盯向孙恒,眼神有些严肃。

别几把搞斗争,把他也牵扯进来。

“按照流程问,按照流程审吧。”

孙恒收敛住了他的坏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