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人,很容易陷入到自己吓唬自己的幻想中。
因为他不知道警方是否已经发现了他。
那问题来了。
该如何确定警方是否发现了自己?
想到这里,于大章不由自主地转换了思考方向。
“如果我是张江科……”
“随着落网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能等着警方找上门来,所以我要在警方找到我之前,设置一个陷阱,以此来判断我是否已经暴露。”
“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陷阱呢?”
此时的于大章,大脑快速运转,一个个假设不停在脑中闪过。
“既然要设置陷阱,就要设在警方调查的必经之路上。”
“在国内我没有固定的联系电话,所以这条路不通,警方无法通过电话找到我。”
“那就只有查我的行踪了,其中我的开房记录就是最关键的一条线索。”
“对,就是开房记录,这是唯一可以给警方设下陷阱的地方。”
说到这里,他忽然卡住了。
该如何做呢?
收敛心神,他又将目光放在了资料上面。
继续推断前,有一件事可以先进行确认了。
这一次,他开始从后面往前看。
三月,二月,一月……
果然,一条购票记录都没有!
但这三个月,张江科却在燕京和松海都有开房记录。
这说明他往返两地的方式不再采用公共交通。
再往前看,在去年 。
也就是说,他是从今年开始防范警方的。
没有购票记录,警方就无法锁定他的行踪,但他却继续以开房的方式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