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北与南,

在新汴梁,政变者们控制了局势后,政变魁首对东蜀的皇帝陈述(逼宫)道:「陛下,我等万万不能丢弃东渚,逆汉是绝了我国朝紫薇。万万不可以答应啊!」

这里解释一下,东渚是东蜀唯一一块在北半球的领土,而跨越北半球后,就看不到北极星,也就是紫微星。而无法朝见紫微星后,很多重要祭祀就不能按照古法传承来做了。

另外值得一提,「颠陆」这样的称呼在几百年前是中性的,但在当代,这样的称呼对于东蜀人来说属于「不恰当」用词。

可以参考「支那」词意变迁,来看「颠陆」一词的贬义;更何况,以广府为中心的环南中海文化圈中,还存「颠佬」这个词。

当然,另一个要素,还是东蜀人对南半球的绝望。

三百年前,盘踞在南洋几百年的东蜀人刚决定开发南半球的时候,颇有一番「楚国不服周」的气魄。尤其是「既见未来」的能力,首次在东蜀秦氏族人中传承。且该「能力」当时召唤来一艘未来的大铁船,开启了东蜀工商国体的时代。自此,登陆这寒暑颠倒的南半球的东蜀高层,认为有了这另一半天地的资源,无需北顾了。

但现实是,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后,星球上各个势力,不仅仅是要看本土大不大,还要看对外交流是否通畅。海洋贸易通畅,工业品能够顺利卖出去,原材料能够顺利进来,这才能诞生一流的工业区。

南半球,要幺是海洋,要幺是只有企鹅的冰原。颠陆的确是大,但却是真正的天涯海角,一块空旷的陆地大监牢。资本总不能让企鹅来消费吧?

最终,在迷茫摸索南半球足足两百年后,东蜀投入了大量资源。而现汉已经稳固了北方,也下了南洋,并且组织舰队打通了去天竺的航道,顺手夺下富饶的原东蜀势力范围,吕宋。

前面说过,现汉不仅仅是军事上动手,经济上也逐渐赶超,甚至文化上也开始以正统压制。

而就是在这一时期,一直以来凭藉「工商」「科技」,习惯于领先现汉半步的东蜀人内部产生了「我属于谁」的分裂。

…民间萌芽…

东蜀西海岸,一支蜀军开始「下克上」,这只蜀军的车队在路过的一个城镇中,青少年们趴在墙上看着,一排排铁甲战车在铁路上运输。

「阿妈,那是勇虎战车吔!」一个叫做钟横飞的十五岁少年说道。在后面锅铲炒菜的大人:「知道啦,知道啊!」

「老师在国语课上,让我们要坐着战车登上南天下的诸岛,做南天下的主人!」男孩的话说到一半。

阿妈道:「什幺南天下,让你好好读书,出国坐船好好做生意,在外面要说自己是南汉。」

男孩:「可是,我们明明是,南天下的人。」

阿妈用锅铲敲铁锅道:「那些老爷们想做南天下的大官人;你自称南天下人,就是被他们,送到岛上喂鳄鱼的。我们家是用得起铁锅的富裕人家,不是吃(军)营饭的烂丁。」

…伐心…

东蜀国民找不准自己该算作哪种人了。现在一批人自己认为自己是「南天下之主」,而另一批人则是「周礼派系」。

大约在两百年前,「南天下之主」这个身份认同,是一度在国民中占据上风的。因为东蜀控制南洋大片岛屿区域,舰队也控制「六甲海峡」,隔绝东西方海上交通通道,东陆人好不威风。

但现在这两百年来,「周礼派系」则是反感「南天下之主」的口号了。

因为,要真的要在祭祀法礼上放弃了诸夏身份,那可就真的和蛮夷为伍了。

「周礼派系的代表」:南天下之主只有自己认可;在军力强盛时候,能逼着南洋诸岛认可。但现在呢!军力逐渐下降,经济衰弱,南洋诸岛谁还供奉你为「主」?整个南洋各个大姓,都是想作为「诸夏」数千年流逝的远亲。

就如同宣冲前世,能让交趾破防的一句话是「你们是东南x人」。

值得一提,「南天下」派系花费重金研究人类学,把整个南大洋归类出了一个「南飘群岛族裔」,并且试图以此为理论,让这个圈子的人成为自己小弟。

但是殊不知,世界范围内所有有家底的族,其实都对自己的「种」有着执着,至于「没种」这个词,那是骂人的。

随着现汉把「良渚」遗迹给挖出来,然后把这地设定一个宗祠,确定是「南飘群岛族裔」的祖宗后;那些千年前带着大陆上猪狗在大洋上飘荡的族裔们,就都兴致勃勃跑回来认祖归宗了。(南岛迁徙,猪这种家畜也随着人一起漂流)

东蜀大部分人都知晓:自己的「种」是不存在问题的。

而是这就是东蜀统治阶层的恐惧!来自北方的大家长正一步步一步步收紧。

…连锁反应…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