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仕途?

当然,所谓足够分量,也就是民间追捧的有名望花旦,虚值过高。

宣冲避开了这辆轿车,直径朝着自己的营地赶过去。

…求学之艰…

汉历2107年上半年,宣冲回归舰船工作。在参与日常演习训练、航行的间隙中,开始补充题目。

按照老师的说法,自己现在是偏科的;格物学科是非常优秀,几乎是毫无疏漏,但是理义学上还是僵硬死板。

宣冲觉得老师说的太客气,真正刻薄地来说,那就是从蛮夷地区来的粗鄙之人!

格物(理科)这玩意,是宣冲在前世就在考场上杀出来的;而理义属于文科,但是前世文科嘛?大量分数都是语言题目。

而这个世界理义学(文科)是讲逻辑的。其理义依旧是圣人之言的那一套,但是考题不是八股文了,而是复杂工作调度时,各种规章制度的应用。

没错,现在现汉的工业生产、社会调度中,所有规章,律法,都是孔孟理论为版本,在生产组织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注:美国法学院门口有三个雕像,其中一个雕像是孔子;法律这个高度逻辑性的体系,在编撰时,都是基于一套「道德蓝本」体系。美国的道德蓝本是圣经,至于宣冲前世,丢掉了孔孟,就变成malie了。)

江南现在「理义」学非常强悍,在这片工商业发达区域,老牌的儒官们,亲自编撰了各业的法家律令修订合集。——与清末那种脱离生产只会空谈的儒家士大夫不同,现汉的儒家体系是在务实的。

生活在江南的儒生在答这些题时,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生活在江南的学生呢?

缺乏环境薰陶。宣冲在看到诸多考题案例的正确答案时,不清楚其中制度形成的背后逻辑,以及相关道德如何对这些制度运行监督机制的。

灵觉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一些「正业」场合,例如道路,水利工地,工厂,农田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法规为什幺要按照这样运转,最终了解出题人的逻辑思路。

老师们是要带着跟脚不好的学生去各个工厂中讲解。宣冲作为从「蛮夷地区」来的乡下人,就属于这一类,但是由于宣冲从军,这类活动必须要严格预约。

…暗香来…

再一次靠港解散,宣冲抱着自己的书卷跑去工厂实习。

而在宣冲离开军营时。背后天上的飞艇上,刘恪华默默看着宣冲匆匆的背影,而其左边投影器上是麟主。

刘恪华:「良才美质,能留给我培养吗?」

麟主:「他的志向高远。」

刘格华略有不满:「怎幺着,大洋这幺广阔,容不下他的志向?怒海争锋,多少男儿求之不得呢。」

麟主:「他可能还真看不上你那「水师大将军」的职位。在我这一批招的弟子中,他对未来科技是最关注的。这几年,从我这下载资料最频繁的人就是他。」

刘恪华反驳道:「我也挺关注!」

麟主:「你和他不一样。他关注的,都是那些未来十年能快速实现,二十年内能谋划,四十年内可以展望的!而你就是看「炮大船坚」图一乐。」

麟主没有详说,宣冲在麟组中搜「弹道飞弹打舰队」「卫星群构建通讯网」等序列科技。

当宣冲查询这玩意的时候,麟主就知晓:宣冲对舰队什幺的,都是用「十年一淘汰」的目光来看待的,丝毫没有把舰队当成权柄宝座的意思。

刘格华:「哦,这幺说他是要当重臣?」

麟主皱着眉头:「他给我一种感觉,好像,他好像是一个从未来时空跳回来的人。」

麟主是有资格这幺说的,他的异能能观测其他时空,故他能感觉到宣冲身上未来特性。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