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同学

如此这般干脆,让宣冲懵逼,由于觉得自己好像被包养了,想要否认。

秦天依非常义正词严的道:“按照你被分配的职业情况来看,你应该是指挥官路线。接下来,这个世界应该是有一场战争。如果军事成员操心非自己专业的事情,那么倾天之灾中,我这个弱女子就是歌谣唱的再好,都会变成敌人的乐趣。”

宣冲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谢谢。”——话说宣冲很少(没见过)看到这样识大体的女子了。

秦天依:“这个事情是你选择的,并且我觉得你相当有担当。战争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现在工业体系是科举体系在支撑,属于正业。这条路上,我帮不了你,但是你可以尽力的做,不需要为其他杂事分心。”

这一幕,宛如富贵小姐资助秀才进学的佳话。

这边,宣冲瞅了一下她给自己打款的几个出海公司账户,发觉都是与大海商资本相关。秦天依:“海商的情况我会和你详细的说一下。但是现在——”

秦天依看了看周围:“这里不适合,我们换个地方说。”

她戴上了面纱后,将绝色给遮掩起来,然后拉住宣冲的手,直接从诸多目光下离开。

…她很不一样…

秦天依:“说到南洋海商们,就不得不提及海商经济;现汉朝堂,在对海外拓展方面的治理,远比大明要慎重得多。”

大明世宗时期,王直(汪直)这个海商最后引发的倭乱,说到底其实是“海上贸易新兴派系”对老派系掀了桌子。

王直作为徽商,打通了曰本航线,取得巨大利润。

然而江南海商们出了盘外招,跑商竞争不过,直接动用朝中关系玩禁海,封掉了王直的所有合法出海口。最后,王直选择和同样为徽系势力的胡宗宪谈判时,结果被江南派系诱杀!

宣冲明悟:这是“塔斜了不认为自己斜”。按照正常国家治理模式,出海势力应当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商户出海,更是要政策扶持!因为家在内陆,对于帝国来说更加好控制。

结果在这场其实是沿海“商团破坏斗争”的过程中,大明的塔倾斜到了江南派;而东南海上吃到了“塔斜保护”的红利,让东南沿海海商彻底玩起了官方保护垄断贸易,丧失了探索新规则的进取力。

而徽商这个原本有进取力的新兴玩家,彻底走保守耕读策略。连带着所有沿江集团都开始走官场路线。

秦天依是从大明开始对宣冲介绍,然后就是阐述了现汉三百年来一贯的海上政策。“鼓励出海,但从根子上控制住所有沿海豪强。”

在两百年来,巨鲸帮这个组织,被整了十次!其中掀起了“三次瓷案”“六次丝案”,牵涉的人群太多。这些案件的核心在于,江南豪商们垄断了“瓷”“丝”关键产业后,不思进取。不思进取也就罢了,在海上贸易上,他们还压制其他出海势力。

而在这一百年内的工业革命下,现汉走的是产业革命道路。量产的镜子,肥皂,马口铁,印染化工等江淮区域工厂生产的商品,转交给识时务的海商们对外推销。

秦天依讲述的这些,看起来是扯远了;但实际上,宣冲听明白了,这是现汉的总体战略。

自己接下来一切的筹划,都不要阻碍大势,而是要借助这些势!

秦天依点名了与海商们打交道的关键,告诉了宣冲哪些可以联系,哪些不能联系;

宣冲听明白了,秦天依表明自己是个富婆,做事缺钱的话,她可以随时投资帮扶。

…课堂帮扶…

在秦天依介绍中,北到高丽,倭奴;南到交趾、占城、吕松,南老岛;也都被投资发展了辅助产业,同步进入近代化。其文明程度,显著比同时期欧洲要高那么一大截。

宣冲:十九世纪欧洲对周边是摧毁式掠夺,现在欧洲缺乏掠夺对象,自然要落后了。

如今欧罗巴西式医学体系还继承的是放血疗法,嗯,就是把血抽出来,混入药剂,再注射进去。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