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的主力战舰上,宽敞金属剑桥观察室內,元帅看著操炮的小伙子们传来首发命中的好消息;他遥遥对海面上宣冲所在战舰举起了酒杯。而一旁官员明了,立刻让旗语將讚赏发给演习的新兵们。
这边宣冲已经通过力矩探测,知晓了自己听到的声音,就是来自於脚下的甲板。
而控制甲板震动发声的,就是这位元帅的“龙力”;他的龙力是能依附在物质上,让器物產生灵性。
当宣冲这头小龙想要用初觉醒的“龙力”干涉比赛时,他这头老龙就开始关注了。
这边宣冲刚刚听到旗语中对全舰队嘉奖的通报,下一步猛然感觉到自己靴子被甲板牢牢地吸住,动弹不得。
宣冲立刻调整力矩,以损失鞋底一毫米材料为代价直接脱身。隨后自己鞋子和地板上贴著一层两毫米力场(保持自己脚底板是“悬浮”)並且把六千个接触点分摊在自己测量的舰体各处,確保自己可以有多处可以借力的点。
这边元帅微微一愣,因为他感觉到宣冲龙力直接对接到蒸汽机仓,那股机械力隨时可以引导出,用於撕碎船舱。遂停止了试探。
舰船回港。在下船后,宣冲混在人群中,突然遭到一位高级军官喊:“刘浩(化名)在吗?”
宣冲陡然一激灵,如同被老师喊家长一样。再三確定喊得是自己,於是乎走出来报到。这个元帅旁边来的参谋打量了宣冲一眼后,甩下来一句话:“今天晚上,你参加鼎食会。”
这边舰上兄弟们在军官走后,则是发出欢呼,显然当宣冲被选中后,这是高层对本舰能力的认可!
“好样的,浩行!”“咱们没丟份!”“飞鱼舰那帮人,现在没话说嘍!”……
哪怕是和宣冲同组的火控人员也都没有嫉妒之心,而是恭贺!因为在同艘战舰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按照海军规矩,日后宣衝要被调出战舰,也都是要把同组火控兄弟们教导出来,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离开。
也就是说现在宣冲现在被確定为小组的头目,接下来海上训练就要对同组火控的小组成绩负责;如何背诵火控表单,如何机械化培训,宣冲之前就在传授。至於接下来真的掛鉤“大哥”的责任后,宣冲是准备把草还丹给拿出来分享的。
现汉海军是非常保守传统的舰队,充满了各种“家法”的制度。
这不,都几百年了,现汉水师还保留这么一条陈旧的观念:决不能让女人上舰。
…仪式…
晚上,鼎食会开始了。宣冲扫了一眼铜器中的菜品,心里评价:不如前世单位会餐。
只是仪式化一些。宣冲:这偏向於“会”而不是“餐”。
三日前,五洋祭时所用的牛羊祭品,是被冰冻保存了好几天;现在投入大鼎中重新蒸煮加工后,牛羊的各个部位按分餐模式分到各个盘子里。
牛首这最重要的肉,是分给舰队各司;至於其他部分的肉根据司职分配。这分配的肉好吃不好吃並非重点,这关乎於军中地位。
厨师们將鼎中的牛羊捞出来,逐一剔下来,切割成小块,放在一个个贴著名字的餐盘中。牛眼,牛心,都是舰队中重要大人们的禁臠,不容出错。
至於在这样的会议上,重要职位没有分到肉?那么性质很严重。
华夏典故:各自为政。公元前 ,宋国主帅华元在作战之前杀羊犒赏部下,但没有赏给他的御者。结果车子直接开到了敌军那边。
华夏典故:“染指”“食指大动”。郑国公子宋(字子公)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將进宫门时,准备赴宴时,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炫耀自己有超能力,今天一定能吃到好东西;结果国君开玩笑,没把汤分给他。结果他把手指插入国君的汤中,拂袖离去,后来叛变了。
现汉已经不是战国,掌握分肉的上层权力至高无上,没分到肉,就是大人物对下属不满的直接表现。
宣冲对现汉的这个“鼎食”仪式感进行了本土化理解:凤尾牛后,不仅仅是成语典故这么简单,背后是职场仪式。
晚上,会场灯火通明,大部分人入座了,面前的餐盘已经摆放好。但是大家都暂时没有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