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爻残骸上腐蚀

宣冲常年在军中,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对於贵族的“雅乐”还是有所了解。这就像高考题中古诗词鑑赏,要让考生敘述一下诗歌的意境。

而眼下渤国派来使者,这样献唱,武飞也很快明白武恆羽的意思。意思是“咱俩是兄弟,应该合伙把赵诚这货乾死后再说。”

然而宣冲则是很明了,只是和著唱了一句:“同心抗御外侮,兄弟墙內相爭”。

宣冲唱的词,和原文是倒著了。意思也很明显:兄弟是兄弟,国家是国家。兄弟也有分家过的无奈,当兄和弟立下了不同的国后,那就得分家过。

宣冲涕流满面,对使者道:“吾也很想渤王。奈何现在两家已经分离了,吾也刚为炉儿置办了亲事。”

洪鏘看著这个老上司,相当无奈。关於武小雀的逢场作戏,他是亲歷过当年这位旧主给成帝办丧事,那指桑骂槐的场面。

当年宣冲哭得比今天要更大,自己要是不懂事那可就不体面了。

洪鏘张了张嘴,所有话都咽了下去。他知晓,半年前爭霸时候,渤国坐山观虎斗;这个號称比雀儿心眼还小的旧主是记住了,只能作罢。

殊不知,宣冲並不是记恨武恆羽不来救援,而是真的是现在已经“分家”。

武源常和武恆羽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武撼峦还在的情况了,在渤国的传承上,是遵从“子承父业”而不是“兄终弟及”。

宣冲这儿呢,有浱国上下七个州的子民和复杂利益集团,也不可能无视自己这边利益集团的优先诉求,来迎合兄长。

退一万步,两国合併了,那么未来下一代谁是头呢?

武源常和武恆羽的身旁都有臣子,难不成进行一场“宫廷斗爭”,杀光其中一系,来解决这个“国有二主”的问题?

在洪鏘不再提及两国合击赵诚的事情后,宣冲对他好生招待后,让他带著一些岭南草药和玉石回去,去看望大哥了。

国虽然断情,但是两兄弟还是一辈子兄弟。

…伤离別…

二十天后,武恆羽看到家乡送来的玉璧,以及沉香等物件后嘆了一口气。

隨后他也开始从脊山退军,分封军中三位將领为国公在此立国。

至於原本要“意外”掉的统正帝,也是在这里划了一块地,將整个爻都的遗老遗少们也都迁移到了这里。

要知道,在武恆羽前线征伐的时候,这些遗老遗少配合著爻都城旧商们的密谋,在后方篡夺大权,试图做中兴“忠臣”。

武恆羽原本准备回师后,对这些人大开杀戒。然而现在,他將这些傢伙集体打包给了自己这个侄儿,让这个便宜侄儿皇帝在这里建立“东爻”。

这不,赵诚,不是想要名分吗?那么就得供奉统正帝。而如果赵军未来要进攻渤地,就得越过东爻。

…藕断丝连…

在东爻的土城中,一个小庙里。大爻歷代皇帝的神位摆放在这里;而统正帝,也就是嘉英,他看著这个庙子,隨后又抬起头看著天命,缓缓道:“难道说,我真的不是先帝子嗣?”

这些年来,春秋祭在他主持下,虽然也能引动天象,但是与大爻先君们的天象並不相同。大爻先君们的天象,是一股锐金之气从东而来,而他是一股火气;大臣们敘述这是天命轮转变换,事实上嘉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命线是和西边连著的。

统正帝看著自己母后的方向,这些年来这个母后越来越不像话,脱离渤地后就招募了面首。

统正帝思索著,必须找机会“劝诫”一下母后,顺便亲政。

然而统正帝並不知道,在李太后所在宫殿內,那一个个面首现在恐惧地看著太后胸前的绿色触手,掏入他们身体中。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