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各有所执

第 各有所执

视角来到雍州北边的星州。昊国名义上的王都里,越来越阴间风格的宫殿上,王旗犹如招魂幡一样摆动。

此次天下大战中,其实有不少和赵诚“同殿为臣”的势力,是希望赵诚栽跟头的。

原先的昊国龙裔们,在渤燕之战后被重创就不跳了,但是和气一团是不可能的。隨著昊军在雍州方面屡屡碰壁,对比赵诚这几年那些名满天下的成就后,这些被发配到西北的反对派们也“反应”过来了。

昊宫中,黄涛这位数年前在顾首关被宣冲吊锤的傢伙开始吠叫:“你赵诚在天下其余各地狂揽战功,却丟一个硬邦邦的骨头,给我们这些昊天忠臣们去磨牙,实在是狼子野心!”

隨著这些时日,赵诚在南方战事吃紧,这些在西北的龙裔都心中暗爽。

假若有可能,他们甚至有想法,用一场叛乱让赵诚功败垂成。当然这只是想了想。

现在赵诚霸府开在了玉华州,昊国內所有掌握实际权力的官僚也都在玉华州办公!现在的昊国,就不是龙裔的昊国。赵诚打下来的土地再大,却也不属於龙裔和这些被发配到北方的臣子们。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躺平,等待赵诚军力扫荡天下,做最后篡位之事时;在五月末,昊都中,传来浦娥太师要归来的消息。紧接著,在一场宫廷政变中,只有十岁的昊王重新夺回了自己的权力。

在细纱帷幔后,昊王得意地看著已经被刺死的掌印官员,然而他在拿到玉璽后,却並没有看到掌印官眼里“完成任务”的解脱感。

殊不知掌印官在临死前,默念道:“主公(赵诚)您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

…掌权后,为了不失去,所以疯狂…

昊王在重新掌握大权后,並未高枕无忧;而是要面对现在此时南边浱国的苏明大军进攻。南边大军的战夔,撞碎了雍州北部昊军的最后一堵城墙,而下一步就是要入星州。

星州地域虽然广大,但整体是一个狭长的通道,除了一座主城之外再无其他可防守之地。於是乎,昊王决定启动一些禁忌的兵器。

当年渤王曾住过的宫殿中,昊王招来自己的臣子。少年登基的他开门见山道:“你们都听到了,太师不日会从北边回来;太师临行前说过,她去北方是打开去其他界域的大门。然而我等在这个世界一事无成,无功无德,不配飞升他处。”

註:在昊天界终焉之时,也並不是每一个震旦人都能踏入远航;除了那些年轻孩子和其他种族的工匠和英雄子嗣之外,其余都留在了终焉时刻。

昊王用稚嫩的声音蛊惑道:“我等不能以人形离开,亦要以魂隨著龙而行走。”

眾多臣子们明白了,这位年少天子要最后一搏了。

六月份,昊都中,一座原本被雪藏的大陶炉被搬了出来;这个炉子高二十米,此炉能烧制陶俑巨兵。

但是此物为什么要封存呢?因为开炉的代价让昊国都感觉到太大了。

星州內,昊王完成了一次献祭,上万人被祭祀了;主持了这场祭祀有九位龙裔血脉的主官。

他们如同叫鸡一样被涂抹上了泥巴,被修成了兵俑状態,然后嵌入巨大陶俑,最终被缓缓推到了大陶炉中;而一同被送入的,还有五百个小號的、两人高的陶俑。

城市中,当一个飞贼看著这一个个人全身抹上泥巴,被封成陶俑送到火炉中的模样,喃喃道:“疯了,都疯了!”

…飞鸽向南传信…

北方战场上,浱军骑兵队进入了昊国盘踞的星州区域。作为先锋部队,在开战以来,是不断袭扰昊国北方的道路,迟滯昊军行动。

然而在6月4日,浱军骑兵部队,下辖的第六中队,在探查星州主干道上最新的昊国增援部队时,遭遇攻击。

当辰军的骑兵还在游弋观望主干道上昊军扬起的尘埃,判断敌军的增援数量时,炽热琉璃箭从远方射过来,在最先的三匹战马身上插入了亮晶晶的玻璃箭头。

浱军的骑兵团大骇之下,命令部队散开,不要聚集。

但就这样匆匆撤离了?第六骑兵中队的队长不死心。作为先锋骑兵,单纯损失兵马是要记过的;但是探查到足够重要的消息,死伤就不记过了。

並且军法部会根据死伤,计算风险;而“风险”会作为重要权重,来评判情报的价值。

这个条例保障了浱军斥候在遇到强敌后仍能积极侦察敌情。

骑兵中队长分出三个小队,用马尾拖曳树枝进行扬尘,而他自己转交指挥权给了副队后,自己带著五个精锐,努力绕到战场侧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