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质变,量变

赵诚在雍州派了两个二货冒犯缓衝区,宣冲也自然要在夏州之地建立前哨站。

至於目前为何不直接派兵替换这三城人马?武飞现在没有將大兵团砸入夏州的方案,夏州经过几轮战乱已经抢空了,如果进入,连大军就食都成了问题,更別提掛鉤血酬、采邑的分封。

长期防守也是要守將用心用力。防渗透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防。——宣冲麾下兵团是攻城略地之军,让他们守城,几个月后就开始懈怠。防守战必须要用从本土提拔的兵將。至於这些夏州將领,他们家人都到自己这了,宣冲会让他们本土化的。

…將將的需要磨合…

两个月后,视角来到雍州。宣冲从夏州把两个人带到这里。一个姓蔡,一个姓恆,就是他俩在夏州那三个城池被攻破前,劝说当地守军向西投效。

宣冲对两人道:“回归故土,有什么感觉?”

两人额头上冷汗津津,生怕自己被武小雀算帐直接斩了,然后“开恩”葬在老家。

蔡、恆两位將领是原本跟著渤王西逃的將领;当戍帝亲征解决渤王后,他俩带著兵马又逃了,但没有投降昊国。在戍帝最后被赵诚打退后,则是带著人马来投效了武撼峦。然而在武撼峦这儿没有得到重用,直接被派到了夏州。而后武撼峦出事后,又被夏州当地门阀拉拢,算是第三次背离。

这履歷的確是要防一下的。但是还是得放到北边来用,因为这两货在北边敌占区中还是有人脉。

现在宣冲对这两位降將相当重视,在辰州亲自接见了这两位將领的家人,开始挑选其家族的青年,拉入自己亲兵队伍中。

明眼人一看,则是知晓,武飞这是真的想要提拔这两个曾经有过叛逆名声的降將。

当然宣冲牵一髮而动全身,很多人就更急了。

雍州有一南商苏大河,在武撼峦大徵税时被制裁。这几年雍州南商被边缘化后,他很急迫,在常郡远远看到武飞招待投降將领后,他立刻跑到竹州,將正在混日子当校尉的儿子喊过来:明天,你去朝著兵主自荐,主动去申请去北方驻扎。

苏大河的儿子听到这,不愿意了:“爹,去那里干啥?儿子啥都不熟。”

苏大河:“啥都不熟,就学。不耻下问,朝著蔡將军和恆將军请教。”

儿子不以为意:“这两个谁啊?”

在了解这两个是偽贯的降將后,不以为然。

但话音未落,就被苏大河一巴掌抽醒了,

苏大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你鄙夷这两家新附,明日我苏家落魄时,会被別家小儿耻笑。”

武家內部现在有了一个不可说的情况,那就是“武家军现在南北两路”的分歧问题,而苏大河此时恰恰是当年投资武恆羽的赞助商,他是北路军派系。而且还是北路军中与武小雀最为疏远的水人。

在武恆羽还在时,苏家所在的这个派系就已经相当膨胀了,压制住了除武家本土派系之外,其他投效的派系。

现在武恆羽已经去北方了,水和竹州的八千子弟也隨即去了。苏家作为先前在武家军內拥护恆羽公子的派系,现在地位是非常尷尬的。

宣冲的声望能力过高,为了稳定,不用立刻清算竹派系。但这个派系就如同身体里面產生了结石,如果不能自行消失,未来铁定会开刀的。

苏大河看得出来,武飞在不断提拔浱州派系,甚至重视从外部投降的將领。都是在做给自己这些曾经的北路军老人们看。

如果这些自詡武恆羽派系的老人不认清自己现在是目前“结石”的情况,一意孤行,必然会被压制到消失。

苏大河决心来把自家船头给调过来。洗掉自己地域色彩,拥抱武家新一任兵主。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