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第424章 戒律与功法

“我是没入门,却站在门外朝里面观看,看了好一会儿。我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却看到已有的清规戒律之路,跟我的性格背道而驰,这有什么问题?”小羽道。

老道士摇头道:“你甚至不懂‘戒律’。我道门的‘戒律’,仅仅全部读懂,都需要几十年的功夫,读懂之后深入研究,又要几百年。

佛门也一样,连菩萨和佛陀,都专门费千年、万年时间,潜心研究‘戒律’。你都不懂戒律是什么,还说什么清规戒律与性格相悖。

等你入了门,深入研究几十年后再来做判断吧。”

如果“戒律”是一门学问,它的繁杂和深奥,还要远超炼丹之道、制符之道。

小羽道:“我不晓得道门和佛门有那些戒律,也不曾深入研究每一条戒律的含义,但我明白两家教派都创造戒律修行的原因。

或者说,我知道戒律的本质。”

老道士既怀疑又好奇,问道:“你说说看。”

小羽道:“戒律是功法秘籍的对立面。

修行之路上,功法秘籍在告诉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可以抵达终点。

也就是说,功法在找方向,找捷径。

戒律与功法相反,它们告诉修行者,哪些方向一定不能走。

戒律在避开错误的方向和陷坑。”

老道士怔了怔,接着陷入沉思。

小羽继续感慨道:“我同时修炼道、佛、儒、魔,感触更深。

道、佛、儒的戒律几乎相近。

它们的道路方向不一样,需要避开的错方向和陷坑却差不多。

魔道之所以是魔道,不仅是魔修喜欢害人,也不是魔功残忍。

而是魔道的‘戒律’,皆违反人的本性和良知。

想要魔道有成,就得避开错误的方向,可魔道的错误方向,恰是人之本性和良知。

道法、佛门神通,也能杀人,也可以残忍无比,但功法本身不会逼着人违背良知。

相反,要想抵达正确的彼岸,必须避开违背良知的行为。

所以,我的《魔眼大法》,需要有一颗道心.哎,太乙玄门指望不上,如今只能凝聚佛心,‘魔眼佛心’。

以佛陀之慈悲怜悯心,驾驭魔之眼。

若不如此,将来无论我愿不愿意,必然踏上邪路。”

老道士神色复杂道:“老道持戒修行数十年,一直懵懵懂懂,只依规而行。

你甚至没入门,只是站在门口,向里面看了一眼,却直接抓住了根本。

而你才十三岁唉,我今天算是明白,仙人寻找的‘有缘人’,该是什么标准、什么样儿了。”

小羽摇头道:“我能有此感悟,靠的不是自身,而是‘佛荫’。”

老和尚入梦传授她心经时,领着她在灵山下的“佛国”走了一圈。

她听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