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最好是敌人的枯骨

这仗打的刘綎有点索然无味,光放炮了…

可刘綎真的很开心,这意味着大明军不用牺牲太多,伤亡过重的进攻这些山城,这对长期在西南作战,需要攻克山城的他而言,实在是天大的好消息。

慈不掌兵,不代表着刘綎不珍惜军兵的性命。

军兵都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老乡们把孩子交给了他,过重的伤亡,他无言面对这些父老乡亲。

能少死人还能赢,简直是太棒了!

侯于赵看完了所有的塘报和奏疏,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不是一个完全纯粹的文官,当年也跟着李成梁在广阔的辽东东奔西走。

那时候,大明没有这么多、这么厉害的火器,每攻克一个夷部,就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侯于赵记得李成梁每次凯旋后,都会在楼里泡很久很久,放浪形骸,不过是掩盖悲伤,悲伤是一种软弱,不应该出现在主帅身上。

所以侯于赵和别的辽东巡抚不同,他从来不反对李成梁建楼。

侯于赵亲身经历过不止一次,昨天,稍显稚嫩的脸庞,还在跟前一口一个大帅的叫着,李成梁还给了他一脑瓜,训斥他没个正行,今天年轻的军兵,就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枯骨。

抵背杀敌的战友的阵亡,对生者,同样是折磨。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枯骨,最好是敌人的。

“去把捷报给先生和戚帅送去!”朱翊钧把一份快乐分享给了文张武戚和侯于赵,就是四份快乐,等他刊登邸报之后,就是亿万份快乐了。

西南战事一旦进入了烂仗阶段,就不光是西南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大明的问题,粮饷辗转半天下,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入川,就和腹地人人相关了。

这个问题,朱翊钧早就跟张居正讨论的很清楚,写入了公私论中。

冉淑妃就是这么来的,朱翊钧当初提了一嘴,张居正就给他找了一个冉淑妃来。

捷报传到了大将军和元辅面前,大将军和元辅正在钓鱼,就在行宫旁边有个鱼池,是大将军和元辅闲暇时刻必然会去的地方。

“理所当然。”戚继光看完了塘报,甚至觉得刘綎打的已经很好了,他过去,也是打成这样。

“顺理成章。”张居正看完了塘报,放下塘报又拿起小说看了起来,他现在看小说也不避着人了,他看就看了,除了陛下会说两句,没人敢说。

而且陛下也看!

捷报传到了京师,通过邸报通传天下。

喜气洋洋之中,朱翊钧和松江府地面官员,发生了一点分歧,关于八月份的万寿圣节。

上一次朱翊钧在松江府过万寿圣节,当时松江府整整操办了一个月,后来他回京后,下旨不得大肆操办,一切从简,修省以应天变。

但松江府地面根本不听皇帝的,从五月份就要开始准备,非要大办特办,一个月确实有点长,办半个月刚刚好。

朱翊钧把李乐和王谦叫到跟前,一顿臭骂,李乐和王谦表面唯唯诺诺,暗地里还在紧张筹备。

王谦四月初三要赴任吕宋,在离任前,他非要把这事儿给办了。

朱翊钧仔细询问后,才知道了为何李乐、王谦宁愿忤逆圣意也要操办万寿圣节。

因为赚钱。

松江府和顺天府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松江府富得流油,松江府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但是能找个由头大肆庆典,促进消费的机会真的不多,万寿圣节,显然就是一个极好的理由。

京师和松江府都是商品经济,但京师是供小于求,导致物价价格很贵,一石米京师卖五钱银,而松江府只要三钱银,如果吃舶来粮,能更低。

当然要是非要买昂贵商品,一斤米,半两银子的米也有。

松江府整体上是供大于求,所以找个由头大肆庆典,促进消费,就成了松江府的需求。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忠诚的问题,陛下在松江府,不能比在顺天府、应天府过得差,京师有的,松江府要有,京师办不了的,松江府要办好,这样,陛下驻跸松江府就非常合理了。

现在有驰道,凭什么你顺天府就一定是京师?

最终皇帝也没能拗的过臣子,答应了下来,办可以,半个月也行,但今年闰八月,就不能再办了。

按李乐的意思,居然要趁着闰八月,再过一次万寿圣节,简直是简直了。

“宗信,回到了吕宋,定要切记,安全为主,如果事情有变,就坐船回来,剩下的交给朕解决。”朱翊钧对驸马和公主如此叮嘱。

这次殷宗信回吕宋,是有些危险的,因为要对十个营进行混编、轮换,要让吕宋十个营的参将、庶弁将回大明学习后,另择他地赴任,比如江户城,比如长崎、比如大阪湾等等。

若是这十个营的将领不肯交权,殷宗信被当做是叛徒,麻烦就大了。

“陛下,臣倒是不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都是大明人。”殷宗信觉得有点怪,朝廷有点谨小慎微了。

伏波将军徐桢,镇海将军王虎,他们本身都是广州人,不是吕宋人。

他们对吕宋没有太多的认同,能从总督府调回大明腹地,是天大的荣幸,哪里会反抗?

当年,大明朝廷的确是不能妥善安置客兵,只能让他们搏命去了吕宋,可这也不是仇恨,而是恩情。

开拓行动是大明朝廷支持的,虽然当时朝廷力量有限,支援的东西少,就给了几把平夷铳,但麒麟号不是假的!

殷宗信认为,徐桢、王虎他们应该觉得,他们就是陛下从广州派到吕宋的,吕宋是总督府而不是行省,只是因为王化不足。

而吕宋水师也一直是南洋水师的一部分,而非独立于大明之外的独立军事组织。

积极调整政策,缓和彼此矛盾,加速融合,是朝廷的职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