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殷正茂的最后算计

第 殷正茂的最后算计

“吕宋就是永乐开海时候的安南,吕宋亡则开海息。”

“我死后,吕宋就会成为博弈的一个焦点,你要守住这片土地,守住它,大明开海就必须要继续。”殷正茂裹着毯子,看着满天星辰,对着殷宗信说道。

永乐征安南,最后安南被弃置,这背后的博弈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海贸厚利。

只要吕宋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开海的大方向就无法改变。

开海这个大方向之下,有无数的小方向,而吕宋本身,就是开海这个大方向的定海神针,只要吕宋这个主干还在,朝廷无论如何都无法再次禁海。

至于东太商盟、吕宋铜矿、种植园原料、汉乡镇等等,都是枝丫。

“孩儿知道了。”殷宗信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

大明在海外设有长崎、琉球、吕宋、旧港、金池、吉福等总督府,另有金山国,其中琉球完成了王化归属松江府管辖。

长崎是大明进攻倭国的桥头堡,是战区,旧港、金池、吉福三个总督府,因为开拓时间、距离等等原因,开发都不算充分,金山国更不必提,宗室也为开海付出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有吕宋,因为开拓时间最早,距离大明很近,而且夷人抵抗意志孱弱,王化进程最高。

守住吕宋,就守住了大明开海的基本国策。

“这是大明最后的机会了。”殷正茂喃喃自语,能不能做到?殷正茂管不了,人活着尚且不由己,更遑论死了。

如果看南洋的堪舆图,就会彻底明白殷正茂为何这么讲,永乐开海走的是近海路线的安南国,万历开海走的是远洋路线的吕宋国,这就是大明开海的两条腿。

现在一条腿还能走一走,如果吕宋这条腿和当年一样断了,大明就再也没有开海的契机了。

殷正茂精神有些恍惚,他看到了天边突然划过了一道流星,流星大如斗,越来越亮,向着东南方向而去,不知道落向了何处,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成片成片随风而动的椰树林,慢慢的合上了双眼。

“父亲?”殷宗信面色剧变,急切的喊了两声,但躺椅上的殷正茂再也没有醒来。

万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殷正茂病逝于吕宋总督府,享年八十岁。

殷宗信没有违背父亲的命令,七日出殡时,将父亲的遗体付之一炬,小心的收敛到了骨灰盒内,准备来年赴京,安葬西山陵寝。

“世子!夷人作乱!”一个海防巡检急匆匆的跑到了灵堂,大声的说道:“宿务列岛急报,国姓爷讣告刚到宿务,三十六山山主闻风而动,作乱南洋。”

“父亲,原谅孩儿不孝,不能在灵前守孝了。”殷宗信在灵位前磕了三个头,才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伏波营、乘波营,随我出征!”

“末将领命!”参将徐桢,王虎站了出来,大声地说道。

“骁勇营、奋勇营,守好马尼拉、守好汉乡镇,凡响应作乱者,杀无赦,连坐亲族!”殷宗信拿起了自己的长刀,再次下达了一个命令。

“末将领命。”参将钱三义,周言泰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殷宗信到底是让殷正茂失望了,殷正茂一直想要把殷宗信培养成一个士大夫,毕竟殷正茂是麒麟殷氏,是文化贵族,这些年征战在外,殷宗信倒是手不释卷,但最终还是变成了眼下武夫的样子。

“夫君。”盈嘉公主将蟒纹披风挂在了丈夫的肩上,低声说道。

殷宗信转过身来,抓着妻子的手,郑重的说道:“夫人,父亲病重后,这些夷人就蠢蠢欲动,讣告一出,其反叛之心,再难抑制,我必须要去,不去,人心难定,恐有大乱。”

“若此去不回,你就带着老三火速回腹地请援,父皇是不会饶恕他们的。”

殷宗信是驸马都尉,非正式场合,称皇帝为父亲、父皇,正式场合称陛下、圣上,殷宗信虽然是个武夫,但遵守礼制,从不违背。

“要好好回来,我等你。”盈嘉公主抱住了丈夫,抱了一会儿才松手说道:“快去吧。”

大丈夫当顶天立地,盈嘉公主没有阻拦之意,如果丈夫真的死于战事,她也不会走,一个驸马的死不够,那就再加上一个公主,这分量就够了。

父皇的怒火,足以将整个南洋煮沸。

殷宗信出发了,他踏上了麒麟号,麒麟号舷号 ,这艘船是陛下赏赐给国公爷殷正茂的。

皇帝陛下对吕宋没有任何的亏欠,相反,陛下对任何开疆功臣,从不吝啬。

这也是殷宗信不想当士大夫的原因,朝中的风风雨雨,自然有陛下来挡,他只要把夷人杀了,吕宋就是大明的,夷人死绝了,就没人控告他的残暴了,青史上也只会有一句话,殷氏镇吕宋,大治。

大治就是大治,至于大治怎么来的,就不用那么清楚了。

除麒麟号外,还有舷号022、 ,这三艘快速帆船同样隶属于吕宋水师。

吕宋水师有五营,平波、伏波、乘波、安波、宁波;另有步营五营,骁勇、奋勇、义勇、悍勇、忠勇。

十营共计三万军兵,分镇吕宋各地汉乡镇、铜镇,以保吕宋安定。

船队开始出发,在向着宿务岛进发之前,一艘三体水翼帆船出现在了远方,海防巡检传来了消息,大明南洋水师援军,共计六千人,已经抵达密雁港,为殷宗信征伐掠阵。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