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牙实俯首帖耳颤颤巍巍的说道:“臣看到的就是,行政力量无所不能。”
索伦在旁边则是一脸迷茫,发生了什么事?黎牙实为何请罪,为何会吓成这般模样?“臣该死。”黎牙实再叩首,只希望陛下能够宽宥一二。
朱翊钧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说道:“免礼吧。”
“谢陛下隆恩。”黎牙实还以为自己幻听了,陛下就这么轻易放过了他?在他看来,这是大明核心机密中的机密,是大明哲学之大成,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了他?
“朕从没说过,你不能翻译这些。”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几本书说道:“你可以翻译,本来这些都是公开刊印的书籍。”
朱翊钧从来没想过禁绝这些社科著作,因为所有的社科著作,都只有立场而已,这就是社科的本质,站在某种立场上去研究问题。
这些著作能够成立,全在读这些书的人,他的立场如何。
“臣浅薄了。”黎牙实似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再次诚惶诚恐的说道,这件事,最蠢的地方就在于他瞒着陛下,似乎这种行为见不得光一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但是黎特使啊,你想过没有,这些东西,你身处大明觉得有用,可是身处泰西的话,这些书籍除了被打为异端付之一炬之外,还有什么用吗?”
现在的泰西,处于分封制的末期,连宗教的束缚都没有打破,讨论这些为时尚早,不仅仅是为时尚早,甚至可能对泰西产生巨大的危害。
分封制和奴隶制几乎是绑定在一起的,分封制之下的农夫,其实都是农奴,只不过存在少量的自耕农罢了。
“在臣看来,这就是火种,点亮至暗的火种,无论有没有用,臣作为泰西人都应该带回去,试图去照亮。”黎牙实十分确信的回答道。
“你想当窃火者普罗米修斯,但朕又不是喜怒无常的宙斯,且拿去吧。”朱翊钧将书放在了桌上,对着黎牙实笑着说道:“它们对泰西真的没什么用,这是大明的政治大思辨的结果,只适用于大明。”
“臣恭送陛下。”黎牙实再次俯首恭送。
朱翊钧还以为黎牙实偷偷摸摸的干什么,原来是翻译的矛盾说这类的著作,真的不是朱翊钧小瞧泰西,这些东西,都是大明文化基础上诞生的东西,泰西拿去能做什么?
黎牙实满腔热血,付之东流罢了。
朱翊钧这次真的离开了。
索伦对这几本书,格外的认真,但看了几页之后,露出了由衷的迷茫,什么矛盾对立而统一的存在,讲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黎牙实看索伦的样子,终究是叹了口气,知道皇帝陛下是对的,这东西不是久在大明,深受大明文化的影响,想要读懂,是真的难于上青天。
读都读不懂的话,带回泰西也只是丢进垃圾堆里而已。
现在泰西是各种新教教义在突破罗马教廷的束缚,泰西还没有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想要读懂这些,那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朱翊钧回到通和宫后,冯保低声问道:“陛下,要不要把黎牙实给…”
既然敢偷大明的东西,那就做好死的准备好了。
“你觉得连生养自己的土地,都能背叛的人,还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吗?”朱翊钧摆了摆手,黎牙实要是不偷,朱翊钧才瞧不起他,那是贰臣贼子,连生养之地都可以背叛的人,那就可以背叛一切。
洪承畴,作为大明的正一品大员,督师,投降了鞑清,后来鞑清一统江山后,也没给洪承畴任何好脸色看,直接把洪承畴编到了贰臣传里痛骂不止,即便是洪承畴在鞑清攻伐江南时,劝降了江南。
贰臣贼子是这样的,没人会看得起的。
朱翊钧一边走一边说道:“倒是泰西那片土地,恐怕会辜负了他的心血,泰西能把黎牙实的游记研究明白咯,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礼部尚书万士和送来了名册,大军已经凯旋了,又到了选妃嫔的时候了,李太后的懿旨严词申饬礼部的不作为。
冯保作为鸟使,将十二副画卷依次打开,俯首说道:“陛下,一百零八人每一个都是身家清白。”
都是经过了严格审查的,不会存在任何的问题,而且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点。
“若是陛下要选万国美人,这边还有七十二位。”冯保指向了另外一叠画卷,应有尽有,任君挑选。
大明皇帝终于又干了点皇帝该干的事儿了!
“要不这些个万国美人都纳了?陛下,反正不用封妃,当作是宫女。”冯保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七十多个美人,逮到哪个就让哪个侍寝。
“胡闹!”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冯保把万国美人的画像拿走。
“这对儿姐妹是极好的,但朕想了想还是算了,姐妹同心,万一生了野心,丫头心思纯澈,怕是难以应付。”朱翊钧先看向了开并蒂的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