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去追求不羁自由的灵魂,自己没那个高度,只能默默忍受富有的痛苦和空虚。
这就没办法玩了,颜礼自己承认自己俗,而且俗不可耐,贪财又好色,你能拿他怎么办。
有人觉得颜礼这种做法起到很不好的示范作用,而也有人觉得颜礼是真性情,敢作敢为。
其实颜礼想的很简单,他现在被捧得够高了,再捧就成圣人了。
圣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
颜礼不介意别人捧他的能力,这对他的生意有好处,但私德就算了,他从来不是圣人,也从来不想当圣人。
所以颜礼现在有意的做低人设,特别是有关个人品行的,在不犯大错误和引起广泛反感的前提下,人设越低,好处越多。
比如好色和贪财,这都是大众可以接受的缺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基础人性。
所以大家抵触感没那么强,甚至觉得颜礼很真实,对他产生好感。
毕竟,很多人厌蠢却不厌坏,有能力的真小人多数时候可比废物和伪君子受欢迎多了。
相比于和不喜欢他的黑子打嘴炮,颜礼更看重借势华谊上市推动易安的ipo进程。
华谊已经上市,部分公司也在筹备,易安上市宜早不宜迟。
颜礼的计划是最好是明年上半年就搞定,但这样一来,上a股主板的难度就加大了,而且一些投资人和券商也认为创业板更适合易安。
这些情况让颜礼开始转移想法,打算让易安到创业板上市,这就大大提升了易安上市的进程。
与此同时,易安也在配合的推出各种利好消息。
《风声》的庆功宴。
因为双兵都在拍戏,颜礼和高群书等人一起敲碎了象征着3亿的冰雕。
同时,颜礼还对外公布了另一件喜事,《新三国》正式官宣定档 。
紧随其后,就有“消息人士”暴露,《新三国》的首轮播映权卖给了京城、魔都、苏省、鲁省四家卫视,单集价格 .6亿人民币。
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影视圈。
前文提到过,这两年电视剧一直在涨,单集百万级渐渐有了热剧主流价格的意思。
但电视台也不是大冤种,动辄几千万,压力太大,所以也在想尽办法来对抗高速发展的市场。
不少电视台就开始推出自制剧,用于节省成本。
比如浙省台就投了永乐版《西游记》,湘省台出品了《丑女无敌》《一起来看流星雨》等收视不错的作品。
你价格高,老子就不买!
这波做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市场的涨幅,中间有一度把一些热门剧压到百万以下,那些小成本又无渠道的电视剧,甚至被迫接受几年前的价格,利润微薄乃至赔本。
但不接受没办法,电视台不买,总不能砸手里,只能降价处理。
在这波对抗中,哪怕是号称电视发行龙头的易安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但短暂的理性之后,现在电视台又有些压制不住了。
自制剧固然节省成本,但能打的剧还是太少,不然电视台早就自拍自播了。
而且自制剧拍扑了,不但要赔钱,还有浪费的时间精力以及责任的划分。
所以外播剧是不可能被取代的,特别是有野心的电视台,就得在市场上去抢那些热门项目。
同时,网络视频的崛起,也多少给予了电视台一定压力。
不但要和电视台斗,还要和互联网斗,内容不给力,收视率拿不出手。
特别像新四大名著这种全民关注的项目,市场越低迷,竞争反而空前激烈,因为电视台手里有钱,当然玩了命的抢。
与其去赌自制剧或者是那帮前景不明的热剧,不如豁出去死磕《新三国》。
而且,像这种轰动业内的天价项目,很多负责人是不可能自己拍板的,得是电视台高层集体一致表决通过,这样就算玩砸了,责任也分不到个人身上。
再加上易安也考虑到了独家首播压力太大,撮合四家卫视联合播出。
如此虽然收视率成绩被分润了,但风险和成本也小了。
最终,在颜礼的亲自推动下,《新三国》以创单集和总价等多个记录,卖出了首映权。
紧接着,土豆网宣布,以单集 ,购买了《新三国》的独家网播版权。
这个价格,对于网播市场来说同样是创记录的天价。
要知道,土豆网和优酷两家巨头每年的影视版权收购资金也就大几千万。
《新三国》,算是土豆网的一场豪赌。
优酷有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就认为土豆此举是不智的,但是很快就被土豆高层打脸。
《新三国》的网播独家版权优酷也参与了,一度出价单集16.5万,最后放弃不是因为风险大,而是因为没有钱。
不谈土豆网和优酷两家打嘴炮, +1.6亿,仅这两项就是1.75亿。
投资不足1.4亿的《新三国》直接回本,并且赚了 。
然而这还不算完,颜礼在微博承认《新三国》被日本引进,单集 ,刷新了内地在海外售价的最高记录。
这则微博,直接登陆了热搜榜榜首。
赚了日本 ,意义完全是不同的。
国内影视界一直在喊出口海外,但实际真正走出去,并能拿到足够成绩的作品很少。
上一次在日本大爆的还是《赤壁》,甚至《新三国》还要感激一下《赤壁》,没有其在日本引起了新一轮的三国热,《新三国》真够呛能卖到这个价格。
现在电视台还没播,如果日本电视台已经开播并引起一定反响的话,搞不好就直接上《新闻连播》了,
1.75亿+ .4亿了,《新三国》直接可以宣布盈利上亿。
但易安觉得这个项目还大有可为,《新三国》总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新三国的总收入是3.5亿以上,利润约2亿。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新三国》还有大量的版权和收益点。
比如香江tvb就宣称和易安正在谈判,购买《新三国》的香江版权,考虑到这部剧的热度和体量,很有可能打破tvb内地剧集引进记录。
台省的中天电视台和另一家电视台,也都有高层出来,表示对这部剧感兴趣再考虑。
《新三国》一个个破纪录的天价,不但给剧集带来了很大的关注和人气,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易安的盈利能力。
相比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其实才是易安的盈利强项。
单单只是今年,从易安出品和经手发行的热剧就超过两位数,再算上一些差一些的剧,累积总交易额怕是突破十位数。
哪怕只是计算发行收益,易安也差不多赚了上亿。
要知道,华谊对外公开的年报,直到上市前今年的总营收也就几个亿,利润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