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造星神话,打麻將的日常,《雪豹》

然而,这个神话还只是开始,春晚关注度最高的当然是除夕夜,但还有一个影响力发酵和扩散期。

至少在一周之內,小沈杨绝对是爆炸性的话题人物。

之后热度不会那么高,但打响知名度之后,也会源源不断的提供流量。

顏礼太喜欢这种给自家平台带来流量的人了,甚至不惜亲自下场捧一手,以做拉拢和延续相关话题。

【后台快炸了,恭喜@小沈杨刷新微博单日涨粉纪录,一夜成名,从此天下谁人不识君】

吹完了小沈杨顏礼还不过癮,又@了魔术师刘谦。

这位也是今年春晚爆红的人物之一,只不过没有小沈杨那么夸张而已,但同样人气火爆。

小沈杨之前虽然没几个粉丝,但因为是赵家班的人,微博之前统一邀请赵家班入驻,所以都做了认证。

而这个刘谦名气更低,微博粉丝还是三位数,也没有认证,还是春晚过后,微博连夜联繫確认之后搞定的。

也因此,顏礼特意@了这位,帮他刷刷存在感,也好让微博更好的收割春晚流量。

除了春晚这个最大流量源,正值春节,不少明星通过微博向粉丝和观眾拜年祝福,或者晒一些家庭春节日常云云,也给微博带来了不低的的关注。

不仅是明星,微博还开启了【晒出我家年夜饭】、【我在xx给你拜年了】、【东南西北大联欢】等活动。

鼓励用户参与分享自己的年节动向,同样极大的增加了平台活跃度和节日氛围。

名人明星和话题人物虽然是流量爆点,但绝对不能忽视普通用户。

新浪微客等公司,总是强调微博的战略前瞻性、功能多样性、明星大战略巴拉巴拉。

却忽略了微博一个很关键的优势,那就是微博的平台用户生態,一直相对健康,构建了一个相对包容和谐正面的环境。

这点看似不起眼,其实是很重要的。

在微博待久了的用户,习惯了微博相对舒適友好的氛围,再去玩別的平台,往往因为各种原因產生一些不好的观感,选择离开。

反之,相对正常大眾化的网友,在其他平台玩久了,甫一来到微博,很快就能感受到差距,进而成为微博的忠实用户。

用户生態、用户体验感、贴合用户需求……这些术语其实在网际网路也不算什么稀罕词。

只不过,在眼下这个疯狂扩张的增量时代,很多网际网路公司和平台不在乎这个,费那个劲,还不如多拉点新用户了。

等到市场开发的差不多,进入存量时代,拉新用户极难,才会开始內卷服务。

微博现在其实也没怎么深耕细挖,只不过稍微注意一些,比其他人多走那么两步,但就已经足够用了。

商业竞爭,你不需要多厉害,只要比同行厉害就行了。

玩著玩著,就有人陆陆续续的过来拜年。

顏礼和老顏、张红他们时不时就出去迎迎,秦兰她们碰上认识的也露个面。

像顏礼老家兄弟,一般按老家的规矩办,进门到了正屋,对著正堂磕头,一人一个,顏奶奶+老顏夫妇,一共磕三个。

也有冲人的,但老顏和张红一般都躲。

除非是关係亲近或者嫡系晚辈,不太熟的,一般没有那么大大咧咧坐著让人磕的,显得谱太大。

顏奶奶岁数大,来的都是她孙子辈的,倒是不用太在乎这个,不过也儘量让对著正屋磕。

不是顏礼老家的,人家可能没有磕头拜年的习惯,那就按对方的来,鞠躬、作揖或者说点吉祥话都行。

形式不重要,心意和態度才是关键。

当然,也有打听过顏礼老家的习俗的,上来就咔咔磕头。

比如林家川、周一维、张松文三人,一进门就开始磕,顏礼拉都没拉住。

“好孩子,快起来。”

顏奶奶招呼三人起身,一人塞了个红包,顏礼给介绍。

“妈,你还记得吗,这是家川……都是我大学舍友,之前来过家里的。”

顏礼父母也不是第一次来京了,作为顏礼好兄弟,他们仨並不是第一次来家里拜访,不过次数有限,也只有开饭店迎来送往记性偏好的张红有些印象。

“快坐快坐,你们不都是京城人吧,怎么没过年没回家?”

“一维家在京城,家川在京城买了房,父母也过来,今年就在京城过,我有工作,过两天回粤省。”

张松文解释道,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提。

那就是他们仨知道顏礼今年全家在京城过年,所以约著一起来拜个年。

他们仨走到今天,离不开顏礼的帮助,更依仗几人私下的交情。

其他易安艺人,想拜年都不知道顏礼父在哪过年,家在何处,他们有这个机会,当然要表现一下,拉近私人关係。

“松文、一维,家川来了。”

范小胖几人原本在厢房没出来,听到动静,知道是熟人,才纷纷露面。

“嫂…子,嫂子,嫂子。”

林家川看到范小胖,以及后面的秦兰、董萱,硬著头皮连续称呼了三声嫂子,周一维也是如此。

其实多数时候,他们称呼董萱,都偏向於大学时候的萱姐,秦兰偶尔也叫叫兰姐,范小胖倒是私下一直叫嫂子。

然而,不管平时怎么喊,眼下既然先叫了范小胖嫂子,剩下两个如果叫姐,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果然,听到两人的称呼,秦兰和董萱都表示了一定讚许。

张松文岁数大,又不好称呼弟妹,所以逃过一劫,直接称呼名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